“闻·悟北京”活动是由北京市文物局宣教中心主办,共设“引·鉴”“乐·鉴” “品·鉴”“听·鉴”四大主题。倡导公众与博物馆、遗产地零距离连结,将自己与博物馆、遗产地之间发生的故事写下来、讲出来、演出来。
千龙网作为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全程跟踪报道此次活动。
北京文博官方微信
北京文博官方微博
京城新闻APP
首都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北京拥有独特的魅力。为使更多人深入了解和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北京市文物局推出“闻·悟北京”系列活动,邀请来自各博物馆和遗产地的专家亲自讲授关于北京的历史文化,号召更多公众参与到博物馆、遗产地精彩非凡的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使公众与博物馆、遗产地零距离连结。
4月,以相声演员应宁为代表的6名曲艺工作者,来到圆明园和正阳门,“闻”文物故事,“悟”遗产情怀。他们通过与多位文博专家的密切交流,进行艺术的二次创作,将熟悉的故事重新演绎,让传统的宣教再次升华,为文物和遗产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方式与活力。
以引导残疾人走进博物馆和遗产地为主题的“品·鉴”活动于4月12日拉开帷幕。有4位盲人代表和2条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一同走进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量身定制的讲解下,用“心”看文物、品文物、悟文物。
“闻·悟”作品征集,从3月初一直持续到6月。活动提倡新方法讲“新故事”,邀请“你”走近文物,走进文化遗产地,以“听文物故事,说出你的感悟”为线索,共进行“文字”和“声音”两类作品的征集,征集范围面向所有公众。其中,文字类作品文体不限,可包括观后感、散文、诗歌等各类题材;声音类作品同样不限文体,可涵盖朗诵、阅读、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公众从3月中旬起,便可进行投稿(具体规则请参照征集要求)。征集后的作品经过筛选后,将以不同形式分别在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宣传。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多达99家,其中包括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覆盖面遍及整个北京城。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北京地区博物馆将有93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其中包括46项展览、5项讲座、42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