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走进来 汤显祖走出去(4)

2016-02-29 09:03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400年后,汤显祖戏剧走向世界

翻译

邹自振(福建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

20年代就被翻译成德文

《牡丹亭》最早译成的西方文字是德文。1929年,徐道灵(Hsu DauLing)撰写的德文《中国的爱情故事》一文中,就有关于《牡丹亭》的摘译和介绍,该文刊登于1931年《中国学》杂志第四卷。直到1937年,北京大学德文系教授洪涛生译成德文《牡丹亭》全本,分别由苏黎世与莱比锡拉施尔出版社出版。

法文译本有徐仲平所译的《中国诗文选》,选译了《牡丹亭》的《惊梦》一节,1933年由巴黎德拉格拉夫书局出版。俄文译本出现得比较晚,有孟烈夫于1976年出版的《牡丹亭》片断,收入《东方古典戏剧》(印度、中国、日本)一书。

国外对汤显祖的研究也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就已经开始了。日本著名的中国戏曲史专家青木正儿在1916年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青木正儿的学生、山口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岩城秀夫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撰写了长达411页的论文《汤显祖研究》。此外,还有美国柏克莱大学的白之教授、俄国汉学家索罗金·马努幸等人也发表了不少研究汤显祖的论文。

2008年,美国文艺评论家丹尼尔·布尔特(Daniel.S.Butt)博士出版《100部剧本:世界最著名剧本排行榜》一书,对世界100部剧本进行了排名,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剧本,排名第32位。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