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北京京剧院建院40年 院长李恩杰的“生意经”
2019-04-09 11:36 千龙网


北京京剧院的根本任务是“出人”和“出戏”。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是这么想的,也坚定地去做。

2019年3月31日,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建院40周年“辉煌岁月”展演的最后一场演出。一组组实力不凡的演员轮番登场,一段段精彩唱段让观众兴奋不已。演出前,长安大戏院售票窗口摆出“票已售罄”的牌子,观众早早候场。这一天,北京京剧院同时推出五场演出,参加演唱会的只有剧院40%的主演。

“过去是演出到了最后有角儿出场时,观众才兴奋。现在是青年演员一出来也能兴奋起来,观众已经不太挑演员了。”李恩杰坚信这么多年北京京剧院使得“劲儿”是对的。

过去的一个月,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建院40周年“辉煌岁月”展演,共演出29台剧目,37场演出,其中,拿手好戏《状元媒》《珠帘寨》《周仁献嫂》《锁麟囊》《赵氏孤儿》,有久未呈现于舞台的武戏《龙潭鲍骆》《酒丐》,还有北京京剧院的经典现代戏《杜鹃山》《沙家浜》,北京京剧《风雨同仁堂》等,多场演出一票难求。全方位展示了剧院的艺术底蕴和市场驾驭能力。

2
4月8日,记者参观北京京剧院展厅。图为早期演员演出内衬竹衣。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培育市场

送票演出冷清 卖票反而很火

“只要把戏演好,就一定能够把观众请回剧场。”院长李恩杰相信,让演员关注市场,对有市场的演员给予重点支持和培育,占领市场就必须打造高质量的剧目产品。

剧院实施了艺术品质提高工程。首先是让老戏呈现新面貌,解决时长过长、故事情节推进慢、剧本结构不合理、表现方式落后等问题,用庄重大气、高雅精致的标准将老戏进行加工提高,并据此形成传统老戏演出质量标准。在创作上追求高水平,推进新戏吸引年轻观众。《宋家姐妹》《狼牙山》《大宅门》《惜·姣》等一大批优秀保留剧目受到市场欢迎。

近年来,北京京剧院争取所有演出一律以市场运营的方式运作,取消赠票、放弃组织观众措施,建立对艺术和实力的自信,树立为购票观众负责的理念,售票数和上座率反而持续走高。“演出市场不要看上座率,请人来看戏也能坐得很满。要看出票率,卖了多少票,不演让观众白看的戏。”院长李恩杰说,后来发现送票的演出冷清,卖票的演出反而很火。

几年来,剧院打造了“唱响之旅”、“传承之旅”、“发展之旅”、“魅力春天”、“每周一星”、“双甲之约”、“寻梦·承泽”、“节庆演出”等品牌项目、品牌活动,剧院的影响力、观众的认可度、市场占有率都大大提高。

3
4月8日,北京京剧院排练厅正在响排《白蛇传》。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实行“项目制”

让“角儿”说了算  挣得多分配得多

2017、2018年,北京京剧院连续两年生产经营收入超过5千万,创历史新高且达到行业领先。演员的精品意识也越来越强,这都得益于2012年后剧院逐步试行“项目制”。每个项目都要从能否立项、角色的安排、相关资源的调度,在主管院长或业务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所有演出部门的负责人协商,集体做出决定。

“改变权利结构,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让演员说了算。”李恩杰承认,演戏允许艺术家有个性。通过实行项目制赋予了项目负责人相应的权力,如选择舞台监督权力、选择项目执行部门的权力以及选择主演、配演的权力。

正在排练厅响排的《白蛇传》,就是“寻梦·承泽”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精选剧目展演中的一出戏,身为项目负责人的张慧芳向剧院申请要小生演员包飞、花脸演员韩巨明、武旦演员慈海源共同“搭班”演这出《白蛇传》。演员通过做项目取得经济效益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也调动了更多演员的积极性。

北京京剧剧院对于卖票的演出有一套“生意经”,挣得多演员就分得多,主演和龙套演员之间有个比例关系。比如《状元媒》《锁麟囊》是以一个主演为主唱的,这个主演在演出中的难度最大、工作量最大。这样的演出,一号主演和龙套演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15倍。中间的二路、三路演员给予合适的分配。对龙套演员有保底,最低不低于200元。

“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不能给青年演员过大的票房压力。”李恩杰说。2017年,青年古筝演奏员尚静雅按照“个人专场”的合作经营机制,在剧院支持下策划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并在古筝伴唱京剧、京剧主题古筝曲目创作方面尝试创新,创作演出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近年,剧院支持青年演员近30人举办了100多场个人专场。

17
4月8日,记者参观北京京剧院展厅。图中为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人才培养

剧院打破“怪圈” 自然选择找准位置

北京京剧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1979年北京京剧院刚建立,就经历了三大人才建设的阶段。

开始时,组织了大规模的青年演员集体拜师活动,青年演员纷纷拜师名家。杨淑蕊、关静兰拜师张君秋,阎桂祥拜师赵燕侠,裴伟如、韩增祥拜师李万春,罗长德拜师袁世海,李世英拜师吴素秋,李冬梅、张梅林、刘秀琴拜师李慧芳,赵葆秀拜师何盛清、李金泉,赵世璞拜师于世文。之后,这些青年演员都成为了剧院的栋梁之材,支撑了剧院的一个时代。

80年代后,以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为核心力量,加上以后陆续引进的迟小秋、朱强、陈俊杰等业务骨干形成了近20年剧院的“领衔主演”团队,确保了剧院建院以后的40年领军团队始终在全国院团中保持强势。

“不是让领导来定培养谁,要让青年演员上台演戏,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位置。如果演员挑戏,一年下来演出剧目很少,机会和位置就没了,最终会被淘汰。”于是北京京剧院通过为青年演员搭建成长的平台、激发青年演员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为手段培养青年演员。

自2011年,剧院面向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举办了“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8年间共举办擂台赛、擂台邀请赛10次,共有160名青年演员获得了参赛机会,以唱完整出大戏为要求组织青年演员学戏、演戏,练功,使剧院有超过50%的演员成为了具有主演大戏能力和经验的演员。

李恩杰谈到了青年老生演员张凯,唱“硬二路非常好,但是他自己很想争取唱“头路的机会,剧院不硬性规定,让他自己在演出中和唱“头路的主演竞争。虽然唱了很多“头路的戏,却并不是很出彩,自己的定位还是在“硬二路。“现在剧院200名演员,100多名青年演员能担纲主演,起码有一出戏能唱一号。青年演员唱过‘中间’也成就了自信心和舞台统治能力,演戏的质量就提高上去了。”

从2012年开始,北京京剧院贯彻落实“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号召,相继走进大兴、密云、平谷、海淀、通州、门头沟、昌平、顺义、廊坊、房山、亦庄等多个京郊区县及河北、天津等地进行演出,每年演出不少于60场,每周一、两个角儿,坚持低票价,形成了“时间上跨越全年、地域上覆盖全市辐射津冀”的态势。自2014年起,北京京剧院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京剧教学和普及活动。北京京剧院对口丰台区赵登禹学校、丰台区西罗园第五小学和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京剧教学和普及活动。

在过去的40年,北京京剧院不仅普及京剧艺术服务基层,还坚持踏踏实实搞市场运作,打造高质量的剧目产品。“有了人才就好抓艺术创作,传统艺术的质量高,观众也爱看,好与不好要看有没有市场。”作为京剧院的大家长李恩杰觉得找对了路子。(文/千龙网记者 纪敬)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