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致翔(戏剧评论家):
我看了剧以后,一个是感动,一个是喜欢。我们缅怀的不仅仅是裘盛戎,更是裘盛戎代表的一种精神。从这个戏里看到了裘先生,听到了裘先生,又使我想到了当年的裘先生,这已经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我要特别感谢这个戏,感谢北京京剧院这样一个创作。这个戏是朴实无华的,把裘盛戎再现在我们面前,很强烈地贴近、撞击了我们的内心。
现代戏难。这个戏里边的人物,比如吴书记、汪曾祺、汪本贞等,就表演上来讲,“话剧加唱”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京剧现代戏除了唱以外,是不是还有很多可以发挥表演的地方?这出戏里边我特别欣赏的,一个就是前边的《盗御马》,那个时候给大家一个印象,裘盛戎又活在我们面前了;后边就是《姚期》的两句。拎出裘盛戎的两个戏的几句就让观众过瘾了,就这么能够激动人心,这么撞击人的内心情感。观众最重要的一种审美接受就是情感,是美声、美腔,不作用于观众的情感,美声、美腔等于无用。
在人物塑造上,这个戏要体现一种抗争性。裘盛戎不是一个你压我什么样,压扁就扁、压圆就圆的人,在环境和生活当中,他是一个奋起抗争的、真正有着一种魂魄感的演员,是要从戏剧舞台走向人生舞台的这样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这需要从艺术的创新性出发去写裘盛戎,而不仅仅是写一个戏比天大的艺术家。
任鸣(著名导演):
这个戏看完以后我特别兴奋,很喜欢。首先我觉得它好看。在今天来说一个京剧好看,能够抓人,能够有那么多观众,就证明是跟时代同步的,它能抓住现代观众的心跟审美,太重要了。
为什么它好看呢?从内容上讲,它不比任何一个话剧、电影的分量轻,它有思想,而且深刻。可以看出来主创是有话要说,不是说必须得讲一点道理,必须宣扬一种思想,它真是从艺人本身、从人本身去表达,真正回归到“人”了,这个我觉得特别好。艺术作品就是表达人,就是表达深刻的思想和主题,在这点上这个戏超过了很多戏剧作品、影视作品。
从形式上讲,它有京剧传统的手法特点,还有现代意识,一点不比那些现代戏剧的探索差,意识也好,想到什么就出来了,而且如此自由地去表达,我觉得非常好。有一些话剧对内心世界或者意识表达得莫名其妙,让人看不懂,但是这个戏没有,而是清清楚楚的,而且把裘盛戎先生的唱段、表演都结合进去,这就特别好。在艺术手法上,它是真正把传统跟现代戏剧精神、现代戏剧手法结合得很好的。
这出戏里人物还是给我留下印象的,人物是能够立起来的。再有,音乐非常好,最该唱的时候大段唱出来了,特别给劲,听着过瘾。这个戏没有废话,有事就演,没事就撤,整个节奏也是特别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