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明:排歌剧是享受 排话剧是思考(3)

2016-02-15 08:50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从话剧舞美到歌剧导演

改变

今年将有7部歌剧等着

去年,易立明做了一部在中国人看来很现代的歌剧《螺丝在拧紧》,在业内引起强烈的反响。易立明说:“做《螺丝在拧紧》是因为我曾做过珀塞尔歌剧的舞美设计。珀塞尔以后直到布里顿,英国200年没有歌剧,布里顿是英国歌剧复苏的代表。我对布里顿歌剧感兴趣是从我看了他的《战争安魂曲》开始的,之后更是把他的全部作品都听完。《螺丝在拧紧》早就想做,去年有了一个契机,那就是中英戏剧计划——我们请英国导演来排戏,同时我排英国方面的戏。今年有中法戏剧交流计划,我会做德彪西的《普莱亚斯和梅丽桑德》。我们的戏剧计划是八年,每年一个国家,从话剧到歌剧,都是现代戏。”

说到新一年的计划,易立明首先力推3月18日在上海首演的上海版《茶花女》。他说:“今年外面的委约全部是歌剧院的作品:3月在上海演出的《茶花女》将同其他版本有巨大的区别。《茶花女》的故事放在哪个城市都可以,毕竟它是一个编出来的爱情故事,音乐也是现成的。关键是你怎么用一个视觉去讲一个故事,天津版的《茶花女》我们把它放在一个中国的环境里,但是上海版的《茶花女》将发生在一条邮轮上,这个灵感来自电影《海上钢琴师》。这次我请了一个外国设计师来创作。我现在做外国歌剧,就会把这部戏所能够看到的视频都看了,不能与别人重复,要有自己的想法;此外还要以我们中国讲故事的方法为出发点。我现在到地方歌剧院做歌剧,都先说明绝不做地方歌剧,要做就做中国歌剧,要站在一个整体高度去做。今年我们要做7部歌剧。去年我为了今年中法计划到法国挑戏,法国同行听说我一年做7部歌剧,都觉得不可思议。”

跨界话剧与歌剧,给易立明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呢?他说:“排歌剧是享受,排话剧是思考;排话剧要40天,排歌剧要20天;排话剧更多的是在排练场,而排歌剧更多的是前期案头工作,要选择歌手,要决定适合他的音乐和角色,因为歌手没有时间陪着你,而话剧演员是越排越有激情。话剧演员是学表演的出身,排起来可以仔细研究角色;排歌剧就比较复杂,演员要顾着音乐,通过声音和表演塑造人物。但无论是导演还是歌手,一切的前提都是音乐、音乐、音乐。把音乐表现好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