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
“弼马温”到底是个什么官?
孙悟空夺东海龙王“如意金箍棒”,又大闹阎罗殿,私改生死簿,使玉帝大为震惊。玉帝便依太白金星之言,降了一道招安圣旨,封他为“弼马温”,希望以此来约束美猴王。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弼马温”这个官职呢?
明代设御马监,始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执事者全由太监担任。这些掌御马监事的太监,官职为正四品,从四品或正五品,并非不入流。但他们若饲养不力,致马死亡,便要受罚治罪,与《西游记》中天上御马监众监官所说“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的情景相同。不过,“弼马温”这个官职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据一些玄怪笔记记载,东晋大将赵国的马快死了,有人用一只猿猴样的动物救活了这匹马,所以后人便常在马厩中放一只猴子,认为这可以使马不得瘟疫。我国传统医学也有这种看法,北魏人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说“常系称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息百病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马厩畜母猴避马瘟疫”之说。
明代更有人明确记叙,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避马瘟!
“弼马温”与“避马瘟”同音,所以,玉帝天宫里便设了个“弼马温”的官儿,专等孙悟空来补缺。这当然是对美猴王的极大戏弄和羞辱。
孙悟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也对此表现了极大的愤怒,这也成了他心头的一块伤疤。参加取经后,他最恼的还是别人叫他“弼马温”。如果哪个妖精不知趣地揭了这个底,他便会以加倍的仇恨去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