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临乙、王合内两位雕塑家的跨国之恋

2016-03-28 14:2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两位雕塑家的跨国之恋

王临乙1908年生于上海,著名雕塑家,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卅运动》浮雕主创者;王合内原名Renée Yunne-Nikel,生于1912年,是巴黎人,本应毫无关联的二人,却因缘际会。上世纪30年代,两人相识、相恋,此后他们相濡以沫,走过了六十年的岁月。王临乙和王合内坚如磐石的爱情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个传奇。

26
1985年,王临乙与王合内欣赏王合内雕塑小稿《欢迎》

在“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及文献纪念展”上,展出了他们一生的作品以及数百幅生活照片及资料图片,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真实而幸福的一生。看完他们一生的故事,才能真切领会这种“大爱”,他们相爱,他们尊师爱友、爱国爱家,他们爱自然造化中的芸芸众生,爱雕塑事业,他们用自己的一生铸造了一尊爱的纪念碑。

王临乙夫妇的学生为他们撰写的墓志铭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是一对敬业于事业、忠贞于爱情的人。”这是对他们一生最好的总结。

27
王临乙的代表作之一民族宫浮雕《东北少数民族生产》

中国“学霸”邂逅法国学妹

王临乙能够到法国留学,得益于他一生的恩师徐悲鸿。二十世纪初期的法国,是西方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尤其是首都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更是世人公认的“文化艺术之都”,异彩纷呈的法国美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

当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的王临乙经人介绍,获得徐悲鸿的青睐,徐悲鸿不但把他约到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习,做他的助手,还为他争取到赴法国留学的机会,1928年,王临乙作为福建官费生名额赴法国学习雕塑。

王临乙踏上了法国这片艺术热土,考取里昂国立美术学校。老照片中留下了他初到欧洲的身影,瘦削而腼腆,住在上下床的简陋宿舍中,西服也皱巴巴的,似乎生活有些拮据,但是目光清澈,笑容温暖。他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胸前总挂着一架老式相机,他拍雕塑工作室里的模特,拍古希腊的废墟,拍美丽的山区风景,构图讲究,颇具意境,这些照片成为他私人相册中的珍贵影像。那是年轻的王临乙平和而又幸福地打量这个世界的眼光——那是一种干净的,青春的眼光。

在里昂学习期间,王临乙的成绩极其优异,1931年他毕业时由学校核发的12项成绩考评记录中,7项一等奖,余为优良或其他荣誉奖。翌年,王临乙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考试,正式进入布沙尔工作室学习雕塑。

1933年,21岁的巴黎姑娘Renée Yunne-Nikel也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照片中的她笑容甜美,气质温婉,是犹太人的后裔。

这时王临乙已经是二年级学长,他们邂逅于巴黎春季美展,从小对东方艺术向往的Nikel很快被这个温文尔雅、成绩优异的中国男子吸引住,他们开始交往恋爱。在私人相册中,留下了两个年轻人浪漫的身影,滑雪、游泳、漫步,还有在塞纳河边的依偎……

然而,两位年轻人浪漫的恋情并没有得到女方父母的祝福,他们强烈反对自己视若明珠的小女儿嫁给一位来自远方的穷艺人,对王临乙一往情深的Nikel却不改初心,坚持要嫁给王临乙,无奈的父母最终做出了让步。父母提出条件,等王临乙回国拿到职业证书后,他们两人才可以结婚。

带着这个爱的承诺,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证书的王临乙立刻回国,这一别就是两年,Nikel在巴黎顶着父母的压力,等待着爱人的消息;王临乙在恩师徐悲鸿举荐下,终于拿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教授的聘书,他马不停蹄地回到巴黎找他心爱的女孩。

Nikel的父母没有食言,按照约定,他们把女儿交付给了这个中国小伙子,对女儿远赴中国即将面临的生活,他们只有祝福。1937年,两人在法国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从此,法国女孩Renée Yunne-Nikel跟从夫姓改名为王合内,开始了两人挚爱的一生。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