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百年沧桑从头阅

2016-01-19 14:02 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京剧 百年沧桑从头阅

程长庚扮演的老将黄忠

京剧,这个以一个城市命名的戏剧,曾大红大紫,一统天下,与中国画、中医并称国粹。2010年,京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体现出它的珍贵,也喻示了它的式微。从1790年徽班进京到今天,这200年的历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多故事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我们选取几个节点,且做一次京剧的沧桑之旅,细究它昔日的生命力所在和未来的前景。

京剧源于徽班进京

据说乾隆帝一生6次南巡扬州,都是两淮盐业总商之首江春操办接驾的。像江春一样来自安徽的扬州盐商不少,他们富可敌国,用度豪奢,还养着戏班子自娱、待客。徽商的家班,唱得最多的还是以二簧腔为主的徽调。

想必乾隆表现出对徽调的迷恋,1790年,乾隆帝80大寿,江春家的春台班和三庆、四喜、和春班合称四大徽班,先后进京祝寿,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

当时的北京,戏曲氛围很浓厚,上到皇室、中到士大夫、下至平民,都有听戏的爱好,寿宴、婚丧必搭台唱戏。

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的轴子(连演36本三国志新戏)、四喜的曲子(善唱昆曲)、和春的把子(武戏)、春台的孩子(童伶)”,渐渐压倒了作为宫廷正乐、雅文化代表的昆曲和民间流行的秦腔、京腔(弋阳腔)。

不知为什么,唱红的徽班没返回扬州主家,而是留在了北京,更多的徽班也相继北上。1840年前后,与西皮调的汉剧汇萃为以二簧、西皮为主的声腔,自由、活泼、奔放,极具音乐美感,赢得了王公贵族和贩夫走卒的一致欣赏。

中国的地方戏曲,一向因方言而局限一隅——吕剧走不出山东,评弹走不出江浙,粤剧只在两广一带生存。京剧,却仗着“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从家国情怀、公案神魔到儿女情长,无所不包,文人坚守的文化价值、民间伦理道德和趣味以及皇家的文化偏好熔为一炉,获得了首善之地以及统治阶层的认可,成为了国剧,传播到全国各地。

清末民初的戏园子多在外城,喜欢京戏的达官贵人从晚上九十点钟听起,散戏已是半夜一两点,城门关闭。他们随便找家小旅店猫一宿,等天亮再回家睡回笼觉,可见京剧魅力之一斑。

形成于北京 得名于上海

京剧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发展前期一直以老生行当领衔。

“前三鼎甲”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后三鼎甲”是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老生在戏剧故事里是成熟、稳重和有地位的男性人物,早期京剧讲究高台教化,好人终有好报,所以擅长“说教”的老生是理所当然的主角。

三庆班第四任班主程长庚是京剧十三位奠基人(又称“同光十三绝”)之一,名德才艺,并时无两。演出时冠剑雄豪、音节慷慨,其唱穿云裂石,余音绕梁,高亢中又别具沉雄之致,以致乐工都停奏痴听。清王朝本设“升平署”,挑选年幼太监学艺唱戏。程长庚因其优秀被征为“内廷供奉”,定期进宫唱戏,咸丰帝还赐他五品顶戴。他不仅自己扮演忠臣良将,还将那种精神品格身体力行。在他的戏班中,收入每人一份儿,作为主角的他也不例外。

程长庚的弟子谭鑫培亦是不世出的人才。谭鑫培善于体察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委婉细腻地曲尽其妙,同是帝王将相,“这一个”不同于“那一个”。用票友陈彦衡的话来说就是:“演孔明有儒者气,演黄忠有老将风,《胭脂褶》之白槐居然公门老吏,《五人义》之周文元恰是市井顽民,流品迥异而各具神似。”

当初老生最受听众欢迎的是散板中的翻高音、拉长腔和放悲声,谭鑫培吸收了青衣、花脸的腔调以及梆子、大鼓的唱法,让原来平板的原板、慢板变得精彩。《空城计》主帅诸葛亮上场只念3句11字的虎尾引子,谭鑫培把《战荥阳》中4句14字的大引子套过来,又在咬字吐音上下了一番功夫,气派非凡。

谭派是京剧历史上枝叶最为繁茂的一个艺术流派,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老生流派,都从谭派中衍化出来。谭鑫培是西太后最喜欢的名角,不光是“内廷供奉”、升平署的民间教习,御赐黄马褂,还被公推为“伶界大王”。1905年,他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白影片《定军山》。

清末北京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听到“我好比,笼中鸟”(《四郎探母》)和“提起此马来头大”(《卖马》)的谭派唱腔,考虑到当时没有电台、唱机,足见谭派戏的深入人心。

有趣的是,最先将“皮黄”改称“京剧”的,居然是上海人。同治年间,上海的满庭芳戏院和丹桂茶园去京津邀角,“一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篇《图绘伶伦》的文章,破天荒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京剧”二字,此后通行全国。

梅兰芳早期剧照

梅兰芳引领旦行竞起

如果说传承,梅兰芳应该算是谭鑫培器重提携的。

梨园旧习,旦角本是最卑贱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嘛。但上世纪20年代,话剧传入中国,西方艺术对“人性”特别是女性人物的刻画,令社会审美风气为之一变,传导到京剧。像梅兰芳与谭鑫培合演的《汾河湾》,以往演出和欣赏的角度都是“男性玩弄女性”,可梅兰芳扮演的柳迎春却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逻辑的人物。当离别18年的丈夫回门诉说往事时,梅兰芳听取观众意见,不再背对窑门干坐,而是加了身段,表现从不信到注意听到惊讶层层递进的反应。按过去这叫抢戏,但谭鑫培默许了,没让他下不来台,京剧向合理性迈进了一大步。

年轻的梅兰芳扮相标致漂亮,“文武昆乱不挡,能戏不下百余出,编有私房本戏甚多。凡剑舞、带舞、羽舞、袖舞等,以及服装、道具,悉属别出心裁,融新旧于一炉。”(1946年《申报·梅讯》)1913年,年方19岁的他赴上海担纲主演《穆柯寨》等剧,风靡江南,跻身于京剧名家之列,里巷俗语称“娶妻要像梅兰芳,生子要像周信芳”。

梅兰芳的成名激发了一批旦行演员出彩。1927年,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被评为“四大名旦”,旦角终于挂了头牌。

1917年到1937年,京剧进入鼎盛阶段:传统戏翻出新意,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新创剧目不断涌现;流派有如百舸争流——“四大名旦”争衡,老生行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各成一派,上海周信芳创“麒派”;武生行杨小楼、盖叫天等流派特色鲜明;此外还有“净行三杰”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丑行大师萧长华。

京剧原本是男人的世界,台上台下都是男性。但随着时代变迁,女观众走进戏院看京剧,演员也出现了女性,有趣的是她们更多扮演的不是旦角,而是老生,如恩晓峰、孟小冬。 

在传统的科班外,戏曲专科学校渐次成立,除传统的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课程,并授以音乐及其他艺术知识。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张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