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从艺八十载 梨园薪火传

2015-11-27 11:08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谭元寿 从艺八十载 梨园薪火传

1905年,一部叫做《定军山》的京剧电影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影片中的男主角为我国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谭鑫培。光阴荏苒,11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电影蓬勃发展,谭派京剧艺术也代代相传。

今年6月2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家第五代传人“谭元寿先生舞台生活八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讲话。谭元寿先生在自己的书面发言中谈到了“49个不能忘记”,感谢师长、感谢同行、感谢观众。日前,谭老向笔者谈起往事,亦感慨万端。


谭元寿先生在戏台上一如所饰的黄忠,老当益壮

出身梨园世家

提起谭派京剧艺术的辉煌,要回溯到上世纪初。那时整个京剧界流行“三无”:“无生不谭”“无腔不谭”“无谭不欢”。简言之,学唱老生者都要学谭,唱腔必宗谭。在宫中为慈禧老佛爷演出,没有谭鑫培出场,皇亲国戚不尽兴,因此又有了“无谭不欢”。

谭元寿的父亲谭富英是谭鑫培的孙辈。在父亲谭小培的调教下继承了谭鑫培、余叔岩艺术体系,成为又一代响当当的正宗老生的标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谭元寿1928年降生在北京。幼年时就经常看京剧大师杨小楼的表演;余叔岩向父亲谭富英传授余派唱腔和动作的要领仿佛一首首催眠曲,让他惬意地躺在余老夫人的怀里进入梦乡;5岁时,在上海黄金戏院正式登台演出,程砚秋大师和父亲带着他唱《汾河湾》;8岁那年,见到尚小云,听到的是:等你长大了我带着你唱戏。17岁为荀慧生先生配演二牌老生;20岁那年,梅兰芳先生亲自打电话请他陪梅葆玖兄弟在北京唱第一场戏。可以说,他是含着京剧的“金钥匙”出生,在京剧的“航母”中成长。

但即便是金钥匙,打开通往京剧艺术殿堂这把锁,其过程也充满了汗水泪水甚至血水。谭元寿10岁进富连成科班学习,祖父对班主扔下一句话:我这孙子你可以打。谭元寿回忆,那时打三板就让你出血。指甲盖出血两手张不开,还要接着翻跟头。一年就放一次假,三天时间。回家跟父亲诉苦,父亲说,你挨的打连我三分之一都没有。今天这种“残酷”的教育方式已不存在,但是童子功在他后来的事业中终身受用。60岁时还演《打金砖》,72岁仍可以吊毛(前空翻),替身都找好了,他坚持自己演。快80了演《连环套》,连儿子谭孝曾都由衷地说,父亲的基础功夫太深厚了。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柳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