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村留下的一份念想儿(3)

2015-10-14 13:5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从居民家中收集的旧水缸

200年的四合院从山上“搬”到山下

范冬元自己最得意的一个“创举”是把有200多年历史的钱家大院从山上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山下。当他第一次走进这座大院时,就惊讶于它保存的完好,居住者非常珍爱,古旧的门窗从未更换,连农家最寻常的鸡窝也没有垒,大门口写着“蹈和”两个大字,古朴雅致。

为了这两个字,范冬元查了不少书,他一直查到《尚书》才找到出处,为“和谐”之意,他感慨地说:“千百年前的先辈们就提出了‘和谐’,被古村居民传为家训,这种文化的根不能在我们的手上断了。”可是钱家大院的地址在规划中要修建一条重要道路,似乎大院拆除的命运已经无法避免,钱家人心急如焚。

范冬元心里无比纠结,拆迁负责人和京西文化爱好者这两个身份激烈地冲突起来,最终,他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原拆原建,把院子原样“搬”到山下。

他找到了钱家的几位老人,诚恳地说:“现在你们都退休了,没有能力继续修缮,为了更好地保住房子,交给国家保护吧。房子可以平移到山下,建成博物馆,你们可以做义工随时回来,永远守护你们的家。”钱家老少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了。

整个平移工程是范冬元亲自指挥的,他让工人把每一块大梁、木料、柱石、砖雕、门窗都编上号,拆下来之后,又像搭积木一样,在山下原样搭了起来,修完之后,依然是原来古旧的模样,丝毫未变。

“修旧如旧也是一种保护,我想做的是保留这些老房子本来的样子,保留村民生活的痕迹,这才是活生生的历史。”毕业于建工学院建筑专业的范冬元对古民居保护有他的自己的想法。

和范冬元一起走在钱家大院里,除了房梁上残存的编号字迹,完全找不到重建的痕迹。淡绿的有些褪色的门窗,被足印磨得凹凸不平的门前的条石,发黄的却依旧美丽的糊窗纸,墙根下装饰精美的透气孔……似乎静默在百年时光中,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钱家大院终于留住了,在范冬元的努力下,另一处经典的京西大宅——王家大院也得以在原址保留。这是由5座四合院组成的民居群落,房屋就有60多间,主人清末从山西迁来北京,整体建筑带着山西大院的精美风格,青瓦覆盖、素面影壁、出檐窗饰,为五里坨地区仅见。古村改造前,王家大院已经成了杂乱不堪的大杂院,如今,范冬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它本来的模样。这几座大院连成一片,成为今天的“民俗陈列馆”。

责任编辑:纪敬  作者:张鹏 杨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