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乙戏楼茶一碗 古曲梦回三百年(3)

2017-01-05 09: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京剧火了,正乙祠也火了

咚锵的锣鼓响起来、艳丽的服饰扮起来、优美的身段舞起来、精妙的戏词唱出来……戏台上,胡琴一起,檀板一打,好戏这就开场了。

QQ图片20161228134444

《贵妃醉酒》剧照 正乙祠供图 千龙网发

1790年起,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他们与汉调艺人合作,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我国的国粹艺术——京剧。

京剧形成后,迅速在清朝宫廷内走红,同时,京城内大小戏楼一时如雨后春笋,都卷入了京剧盛行的浪潮中。正乙祠不仅是这段辉煌岁月的见证人,也是京剧史册上的重要书写者。这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剧目,相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13

正乙祠戏楼梅兰芳蜡像 千龙网记者 姚飞摄

同治年间,京剧的创始人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相继在正乙祠登台演出。1881年,四喜班班主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进京,也一直在正乙祠唱戏。应张文远邀约,梅巧玲还率四喜班演出,主要演员杨隆寿、姚增禄、鲍福山、余紫云等都是当时的名角儿。

“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乱不挡”,能看到这样技艺全面、戏路宽广的演员表演,京城戏迷们在台下大饱眼福,大叫过瘾。这些大师们把五光十色的生活都铺展在了这方舞台上,他们精致入微,处处入戏,让老百姓逐渐走进大众文化娱乐场所,欣赏到雅俗共赏的戏剧作品。

民国初期,是京剧最繁荣的年代,1914年,正乙祠又完成了其历史上的一次大修,迎来了自身演出史上的一大壮观。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