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的

2016-06-02 08:46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世界是自己的

上周,105岁的杨绛先生去世了。老人家一生都过得低调而淡然,走也想要走得安安静静,因此还特别留下遗嘱,表示不要人们为她办追悼会,并希望火化后再发布讣告。然而杨先生绝不会想到,她的遗愿未能实现,不仅噩耗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传播得沸沸扬扬,而且还在朋友圈里引发了一场口水大战。

第一天,在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刚刚传出不久,各种内容雷同的悼念文章就纷至沓来。本着“逝者为大”的传统,这些文章里充满溢美之词,在这个本无完美可言的世界里塑造出一个常人不可企及更不可复制的完美传奇。于是不管爱读书的不爱读书的,知道钱钟书不知道钱钟书的,全都向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献上看起来极为诚挚的敬意,似乎每个人都对她的著作、她的人生如数家珍般熟悉。

第二天画风突然大变,众位才华满腹、见识超群的公知们因为无法忍受众人借用给文化大家点蜡烛来给自己贴金的行径,也不能接受这种有失客观与理智的造神运动,开始纷纷跳出来正本清源,开挖钱杨夫妇根本不值得人们如此尊敬的所谓“黑历史”。诸位大家名流成为他们的证人,或是对他们亲口讲过,或是与他们的父辈相交甚厚。各种冷门书籍成为他们的证据,“某某人在这本书里这样讲过”,“这里面的某某就是在影射钱杨夫妇”……在这些言之凿凿的义正词严里,也不免透出几分“看啊!我学富五车,我谈笑有鸿儒”的得意。

第三天、第四天……加入战团的人越来越多,各方辩友慷慨陈词各执己见,好像一个个都占尽天理,凡与他意见相左的则全是愚昧无知道德沦丧之徒。其中最为人们所诟病的,是一段流传甚广的《杨绛百岁感言》,包括韩寒等名人在内,很多人在致悼时引用的都是这段心灵鸡汤一样的文字,事后证明这根本不是杨绛所说,而是托伪之作。但在我看来,这碗鸡汤对此次论辩诸方来说其实非常对症下药,即使是这位鸡汤作者,其段位也明显高于列位辩手。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大家在朋友圈里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不就是为了外界的认可么?希望让人们都能知道你有多么学识渊博,多么卓尔不群。可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不管你是赞了杨绛还是骂了杨绛,旁人又是赞了你还是骂了你,能让你像杨绛那样成就斐然吗?能让你像杨绛那样声望过人吗?能让你的内心像杨绛那样笃定从容吗?能让你拥有像杨绛那样即便磨难重重亦能宠辱不惊、平静安乐的人生吗?

我想,对一位逝者最好的纪念,应该是从他的品格中获得滋养,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成为一个像他一样崇高而美好的人,而不是依附他的名声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或是通过否定他来显示自己的不凡。所以,如果你真的了解杨绛先生,爱戴杨绛先生,就请像她那样:多读书,少废话!

文/本报记者  崔巍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  作者: 崔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