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长于乱世的记者(2)

2016-05-23 08:17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活着为了讲述》还原真实大文豪

11

“千日战争”

对其创作影响深远

《活着为了讲述》,与其说是马尔克斯给自己写自传,不如说是他对哥伦比亚历史的一次生动回溯,那是造就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大时代”。

对马尔克斯影响深远的家庭成员是他的外公——外公给他讲了大屠杀的故事,外公也送给他一本《西班牙语词典》,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书面语。外公是哥伦比亚千日战争中的自由党成员,哥伦比亚的两位历史人物——千日战争中的自由党领袖拉斐尔·乌里韦和本杰明·埃雷拉都曾在外公家里吃过饭。

“千日战争”对马尔克斯的创作影响深远,这场发生在1899年到1902年间的内战是哥伦比亚独立后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内战,千日战争导致巴拿马在美国的干涉下从哥伦比亚分裂出去成为独立的国家。

“香蕉惨案”

折射出敏锐洞察力

马尔克斯在书中开篇就写了一句话:“美国佬再也不会来了。”他反复提到的美国佬和哥伦比亚香蕉惨案有着直接关系。

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曾在拉美建立香蕉等果品生产网络,该公司勾结拉美各国的腐败政府,任意压榨种植园工人,甚至私设刑堂和军队,最终激起了1928年哥伦比亚香蕉工人罢工,数千工人在镇压中死亡。这是对马尔克斯创作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

马尔克斯做新闻记者后,面对的是从1948年开始的更为残酷的哥伦比亚内战。读完马尔克斯回忆中的这些历史,我们方能明白,他为何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了主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演讲,明白了他为何说,“拉丁美洲毫不幻想将自己的独立与独特发展的计划变成西方的渴望。”这是后世模仿者们无法企及的对历史真相的洞察力。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王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