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野: 时刻拿自己当小学生(2)

2016-04-25 08:47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老柴桂冠改变了人生

1994年,对于袁晨野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他经过层层选拔,去莫斯科参加了柴可夫斯基声乐大赛。

“为了这个大赛,我整整准备了半年。尽管如此,也没想过拿冠军,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最后,没想到能拿下金奖。赛后,俄罗斯媒体还评论我把俄罗斯歌曲唱得很正宗很有味道。”老柴大赛夺冠,袁晨野可谓是一夜成名。报纸、杂志、电视铺天盖地的报道,他从三级演员一下子跃升为一级演员,随后成了央视春晚、文化部春晚等各大晚会的常客。

多明戈邀他同台演出

1996年3月,多明戈邀请袁晨野参加他担任华盛顿歌剧院艺术总监的庆典音乐会,同台演唱歌剧《唐·卡洛》中的二重唱以及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的咏叹调,并受克林顿总统及夫人的邀请参加了在白宫举行的庆典活动。

那次演出后,袁晨野获邀赴美深造,他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随后,他在休斯顿大歌剧院青年艺术家培训中心和旧金山歌剧院的青年艺术中心作为学徒边唱边学,与许多著名指挥家、歌剧导演、歌唱家有了合作,积累了《阿依达》《假面舞会》《弄臣》等大量的剧目和演出经验。这种特殊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

唱“祖国”泪流满面

2002年,袁晨野受邀参加厦门举办柴可夫斯基青少年比赛开幕式。当时,遇到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希望他能回母校任教。在之后举办的一次师生聚会上,他演唱了一首施光南先生的《我的祖国妈妈》。“儿女在海外漂流,常思念久别的老家,多少次托付远飞的大雁,捎给你深情的话……”袁晨野刚唱两句就泪流满面。

“作为职业演员,我一向很反感这种失去理智的行为。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哭得一塌糊涂,简直唱不下去了。”袁晨野说,3年之后,他决定回国任教。

站在舞台我很幸福

这些年来,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同时,他也没有放弃他的歌剧舞台,每年照例有两三场国外的歌剧排期,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以及北京国际音乐节制作的歌剧也都有他的份。

袁晨野说,世界歌剧宝库中常演的歌剧经典有200多部,自己只唱过30多部以及《赵氏孤儿》《山村女教师》《原野》几部中国原创歌剧,“除了唱过的经典剧目,我每年还要演出一两部新歌剧,新的角色、不同的语言,我得时刻拿自己当个小学生。我这两年刚演过了《安德烈谢尼埃》和《唐豪瑟》,现在手上又拿着《战争与和平》的俄语谱子,时刻不能让自己松口气儿。尽管很累,但是站在歌剧舞台上我很幸福。”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