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难得一见的敦煌洞窟(3)

2016-03-04 12:40 解放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那些难得一见的敦煌洞窟,有何洞天

谁是史小玉

莫高窟第3窟因千手千眼观音壁画而举世闻名,洞窟的两壁均绘制有十分精致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意为千眼遥观,千手接应。许多人熟悉的舞蹈《千手观音》的灵感就来自于这幅壁画。

由于第3窟面积狭小,历史价值大,一般不对外开放参观。鲜为人知的是,在珍贵的壁画上依稀可见一行模糊的小字:“甘州史小玉敬造”。有研究者认为,史小玉可能就是壁画的创作者。

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的史小玉是那样单薄,没有文字记载他的生平,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当时,能在洞窟中留名的一般都是出资建造者,而那些灿烂艺术的创造者几乎都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那么创作这些艺术珍品的人究竟是谁?许多研究认为,敦煌的画师大多是西域的民间画师,此外还有政府的高级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师,以及一些供养洞窟者高薪从中原地区聘请的绘画高手。

在敦煌画画意味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与清苦,大多数普通画工创作壁画时就住在阴暗潮湿的洞窟里,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早饭,一顿晚饭,早上吃馎饦,晚饭吃胡饼。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遗书》中留存的这首诗,是画工及工匠们真实境遇的写照。有些画工在敦煌画了一辈子也无法留下自己的名字,临终时只得将自己作品的大样画在纸上随自己掩埋。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