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二:京腔京韵京味十足 致敬文化传承经典
京剧大师裴艳玲,声腔行云流水,文武昆乱不挡。在北京台春晚上,69岁的裴艳玲以一段《翠屏山》技惊四座。很多喜欢京剧的观众都知道,《翠屏山》一剧唱作并重,文武场兼备,对演员素质要求极为严苛,近年来极少见于京剧舞台,京剧业内能够出演全剧的艺术家屈指可数,裴艳玲老师的声腔造诣以及武行功底驰名海内外,当仁不让成为塑造石秀这一角色的第一人。“石三郎”一段在京剧老生、武生唱段中的难度更是数一数二,唱腔高亢激昂,几乎每句都有高腔亦或嘎调,不但当今当红的京剧名家能驾驭者无几,历史上的诸多京剧大家对这一唱段也不敢轻易触碰,裴艳玲却轻松驾驭京剧老生的最高调门——正宫调,这段表演定会把观众带回那“正宫老生”当行的京剧鼎盛时代。除了河北省京剧院的裴艳玲大师,来自北京京剧院的京剧名家赵葆秀和来自天津京剧院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康万生也加盟到此次春晚,上演《赤桑镇》选段。京津冀三地的京剧名家同上春晚,对京剧票友来说绝对是不能错过的好戏!
电视剧《大宅门》可谓是京腔京味的经典作品,剧中白景琦一家的宅门故事已经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剧中人物的穿衣、打扮、说话、做派,浸润了老北京曾经的生活印迹。北京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怎么能少了这一家人呢!今年,几位“大宅门”的老朋友们将再次欢聚于北京台春晚。这一次,二奶奶一家人还带来了北京文化中著名的“燕京八绝”,所谓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而这些经典的艺术一次性向观众呈现,而其中一份珍品更是价值高达3亿元,如此罕见的传统工艺,如此价值连城的国宝。相信大家会在春晚上一饱眼福。
今年的电影《老炮儿》让北京人的“范儿”一时风靡全国,被授予“北京荣誉市民”的70后马布里和土生土的北京80后邵佳一、90后的关晓彤都出现在了北京台春晚的舞台上,这三个人的身上投射的则是新北京人的新北京范儿。关晓彤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她尽显北京姑娘的风情。这首歌是20多年前,阎肃先生专门为北京电视台春晚量身打造,而关晓彤也是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的孙女,以这样的方式在北京台春晚重唱这首歌曲,既是对北京情的抒怀也是对阎肃老爷子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