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的任务,就好比在两个不搭界的地方之间架“桥”。如果以成为专业翻译家为目标,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在什么样的“山谷”里搭建一座什么样的“桥”呢——?不管怎么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对于我来说,这个领域就是电影。一旦确定了自己的领域,就要以一种“绝对不可以输给任何人”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户田奈津子,1936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津田塾大学英文科,后就职于联美影业日本总公司宣传部。1970年,经公司前辈介绍,首次担任《野孩子》一片字幕翻译,此后担纲《星球大战》、《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007》系列等人气电影的字幕翻译,后出任日本电影翻译协会第二任会长,被称为“字幕女王”。
所谓“喜欢”,指的是没有经过任何指示,自然涌现出的学习欲望。我学习英语的初衷,就是因为喜欢电影——如果没有电影的话,我大概也不会学习英语了。
在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日本战败,战争中被禁放的电影开始解禁。当时还没有电视机,电影中会移动的画面无疑让我大吃一惊,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成了电影的忠实粉丝,进入到一种拼命看电影的状态之中。为了能够看明白国外电影中的台词,我选择了英语开始学习。毫无疑问,“喜欢”是催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所以搞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至关重要。
因《黑狱亡魂》爱上字幕
真正开始立志做字幕翻译家的契机,是一部名叫《黑狱亡魂》的英国电影。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为此跑遍了东京的电影院,看了不下50次,以至于我把字幕都背下来了。其中“今晚的酒令我荒芜”,这句台词让我觉得“酷”极了。仔细听英文原声,才知道说的是,“我不应该喝酒,它让我觉得又酸楚,又难受”。让四秒钟的台词在一秒钟3个字的限制下准确表达出来,这样的字幕翻译“很有趣”。
字幕比配音成本低廉
20世纪初,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巨大转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影内容如何让外国人明白”。当时有两个选择:字幕或者配音,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国家选择了配音,只有日本等少数国家选择了字幕。因为配音需要雇佣几名声优,还需要长租工作室,这导致配音成本高昂,而字幕只需要支付翻译费用就可以解决,这种选择一般发生在考虑经济情况的国家。不过相对比较富裕的日本选择字幕,还有以下背景:1、观众的需求;2、喜欢原版且生性认真的国民性;3、接近100%的识字率。这一时期负责字幕翻译的翻译家属于“第一代”,而我是“第二代”。
不过,即使日本这样曾经的字幕大国,却也因为现今社会远离铅字的影响,年轻一代几乎压倒性地支持配音,字幕也受到了压制。配音和字幕的比率现在是5:5,而且估计很快就会变成7:3。尽管如此,人们依然认为,成本低廉的字幕是不会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