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大批世界知名乐团来广州演出,广州又将迎来一波古典音乐热潮。为什么要去现场听音乐会?欣赏音乐会应该注意什么?音乐会礼仪背后究竟有无道理?日前,台湾资深古典音乐乐评人、英国国王学院音乐学博士焦元溥受广州大剧院和肆艺空间邀请,给广州乐迷上了一课——《当听众的艺术——演出现场面面观》,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焦元溥
现场提问——
听古典音乐没有循序渐进
李广平(讲座主持人、音乐制作人):上个月李云迪在首尔音乐会上出现失误,你在《乐之本事》中曾讨论“该不该记谱”,那么对李云迪应该宽容吗?
焦元溥:我对他没有特别的宽容,但也没有仇。我们看到的是新闻报道,其实之前也发生过。很多领域都有各自的专业,希望人人都把各自专业做好。
有人说该事件是“对音乐、对钢琴家的损伤”,但我想说,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我受到的教育是诚实,我不想说谎话,但真话我也不想说。
听众:如何聆赏交响乐?我看总谱,一下子就能看得疯掉。
焦元溥:我们吃水煮鱼,有花椒也有辣椒但是你不会吃这些。作曲家当然有他的技法。不必把交响、弦乐都听清。技法就像调色板,黄色加蓝色,但你听到的是绿色。谱子上写的有些是演奏不可能达到的,作曲家“就是让你看到却做不到”。
总谱可能只有作曲系的人才能懂,看不懂根本不影响你欣赏音乐会。
听众:从小孩的角度,欣赏音乐,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
焦元溥:每个小孩不一样。我10岁时听了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于是进入了古典音乐的世界,但很少有人给10岁的小孩听这个。我中学的时候最不喜欢听巴赫和莫扎特,但是老师告诉我,“不要放弃巴赫的美好”。后来我越来越喜欢。
听音乐没有定性,没有循序渐进。最实际的方式是:你陪小孩一起去听,观察小孩的反应,找到小孩最喜欢的音乐类型进行指导。
2016广州新年音乐会宣传海报。
现场七大魅力让人欲罢不能
现在绝大多数人认识音乐,是通过录音而非现场演奏。但录音和现场,本质是两回事。也有人把音乐会视作“高雅艺术”望而却步,焦元溥却认为,现场演出的七大魅力一定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其中美妙。
焦元溥指出,每一场音乐会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观众也实际上参与了这台演出,观众的专注对台上演奏者绝对有很大影响。
名家的魅力也是去音乐会现场的重要动力。名家身上一定有出众之处让人钟情。焦元溥说:“多明戈的录音我不喜欢,感觉很‘油’,但现场听却很好,他现场声音中透明、清亮的部分,录音是抓不到的。他一出场就魅力四射。”
焦元溥曾经问一位有5个小孩、喜欢家庭生活却也乐于全世界奔走演出的钢琴家朋友“如何把同样的曲目演这么多遍而不感到厌烦”,得到的回答是:“每一场的观众都不一样,反应也不一样,表演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想把自己对曲子的想法与观众分享。”尽管在台上,音乐家可能看不到漆黑的台下观众的脸,但观众是屏息凝视还是昏昏欲睡是真的能够感觉出来的。
人们认识一个曲子,往往是先听录音再听现场。然而对录音的依赖,使得人们的声音观念渐渐模糊了。焦元溥举例,在录音里听起来清晰“抢耳”的小提琴独奏在现场听必定不会那么大声,录音的调整使一切不真实了,录音中的声音不见得是声音的正确比例,和现场音响是两个概念。
焦元溥强调,愈是大型的编制,愈是现场才能知其意义,马勒的《千人交响曲》的恢弘震撼不可能在录音里找到,在现场看那么多的乐器那么多的音乐家展现默契、追逐和交缠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现场你可以看到的声音的色彩、方向,听录音则“完全死掉了”。
另外,乐曲本身的设计,是要看见而非被听见。许多人说拉威尔创作《左手协奏曲》是失算了,声音太弱也不入流。焦元溥曾向郎朗的老师格拉夫曼请教这个问题,他说:“那反映了作曲家当时的心境,他的身体状况当时已出现问题,手稿上就有一句‘我会像一片云一样飘去’,单手演奏不敌管弦齐奏的凄惨正暗合了命运,如实保留了血淋淋地被击垮的感觉。观众在现场能看见演奏家用左手弹奏,知道他正投入奉献。”
张维良
当好听众不过就是将心比心
怎样做才是一个好的音乐会的听众?焦元溥也讲述了他的见解。
胡乱鼓掌是古典音乐会上的一大问题。何时该鼓掌?焦元溥认为这其实根本不该成为问题。“请将乐曲整体视之,乐章只是段落,就像听故事,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要把故事听完才能清楚。”比如即将在大剧院奏响的斯美塔那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开始几个乐章好像是游吟诗人在讲故事,后面的乐章则有强烈的历史色彩和爱国主义情绪。前后情感变化很大,听的时候如果用掌声去打断就不好,“乐曲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听完再表达自己的喜欢”。
当然,音乐也会有很多让人鼓错掌的时机,比如新年音乐会上也会在广州大剧院响起的《柴可夫斯基第5交响曲》的第4乐章,10场中有9场听众会鼓错掌。“你以为结束了,但随后音乐又会响起。其实你仔细想想,那个停顿的时候,音乐并没有要结束的感觉。延迟鼓掌,让弦音多留一会儿也很好。”焦元溥说,让音乐决定何时鼓掌,进入音乐的情境一般都不会鼓错掌。
人们去音乐会现场,同场都会要安可。但到底该不该要安可呢?爱尔兰的团体通常不安可,有时候是身体累,有时候就是因为想让音乐停在此处。这与吝啬或者大方无关。另外有些曲子即使再好,也不能安可,比如《安魂曲》。焦元溥称, 安可曲一般是独特的曲目,有独特魅力,在正规演出中不敢弹的,可以玩得更开心一些。
对于观众听音乐会的着装,焦元溥提了小建议:如果主办方有要求的话,应尊重和遵守着装要求,如果没有,大方整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