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饰白嘉轩
周晓琳饰小娥
音乐先行汇聚新声力量
在创作基本完成后,2015年10月,由陕西省文化厅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共同主办了歌剧《白鹿原》剧本创作研讨会,著名戏剧评论家林克欢、杨乾武,著名剧作家盛和煜、过士行、徐瑛,音乐乐评家陈志音、王纪宴,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陕西艺术评论家孙豹隐等戏剧界及歌剧界学者专家,与主创团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剧本探讨。据出品方陕西文化厅介绍,此次在西安先行推出音乐会版,也是力求充分展示该歌剧作品在音乐上的创作特色。
音乐会版歌剧《白鹿原》由陕西指挥家侯颉执棒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倾情演奏,由美籍华人著名音乐家韦福根先生担任声乐指导,由获得过青歌赛合唱金奖的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团担纲合唱。主要角色全部由活跃在当今国内外声乐界的中国青年歌唱家演唱,包括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唱家,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CCTV青歌赛大奖银奖得主周晓琳、旧金山歌剧院签约歌唱家,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CCTV青歌赛金奖、第15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声乐组银奖得主王传越、男中音歌唱家,CCTV青歌赛赛金奖得主孙砾、两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得主,男高音歌唱家王泽南、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唱家李欣桐、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想、中央戏剧学院男低音歌唱家赵明、旅欧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许雷、女中音歌唱家杨燕婷、男中音歌唱家赵一峦、朱振涛等。制作方新蝉歌剧中心表示,全部启用青年实力派歌唱家担纲演唱,旨在发掘中国歌剧界优秀的“新声力量”,让年轻一代传承经典的同时,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白鹿原》音乐会版在西安首演后,将广泛征集业内意见,继续制作歌剧《白鹿原》舞台版并将于明年在西安首演。
联合制作托起艺术精品
制作方在创作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白鹿原》歌剧的市场运营,搭建全国多地剧院联合制作的模式。联合制作方将在后期的演出场地、当地院团、区域媒体宣传、市场公关、票务销售等多层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联合制作一方面将中国歌剧的制作推向市场,以积极的态度去尝试解决多年来原创歌剧难以生存和难以推广、难以让更多地域的观众了解和接受的难题;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剧院加入联合制作,让传统意义上一个剧院一个演出团体“单打独斗”的中国歌剧,能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由别人的事情变成自家的事情,形成合力,共同托起文化市场的“中国创造”,这也是对中国歌剧创作、结合市场助力作品更大范围推广的一次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