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菜谱”首次公开 东坡肉原是白水煮肉?(2)

2015-12-03 11:43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苏东坡“菜谱”首次公开 东坡肉原是白水煮肉?

20151202050625599

苏轼《猪肉颂》《食豆粥颂》

“菜谱”首次公开 东坡肉口味清淡得很

12月1日,三苏祠陈列研究部主任徐丽站在苏宅古井旁,细细端详。据史料记载,苏宅古井是三苏父子一家生活饮用的水井,是苏家留下的唯一遗迹,距今一千年。井水清爽甘美,长年不枯。当地人传说饮此神奇的井水,会使人耳聪目明,濡染文豪灵气。

徐丽对井水兴趣不大,她感兴趣的是,当年苏家厨房到底在哪儿?“苏宅明末毁于兵燹,重建后没有厨房,根据古人的习惯,厨房应该就在井水不远处。”徐丽希望找到苏宅厨房,源于近期发现一本“菜谱”,“菜谱”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三苏祠毁坏严重。2013年8月,三苏祠启动建祠以来最大规模修缮,徐丽和同事开始重新整理馆内藏书,一批明清古籍,引起她的兴趣。“这本《东坡全集》,是道光年间眉州刻本,记载了大量苏东坡对美食的研究,其中就有著名的《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喫,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椀,饱得自家君莫管。”徐丽说,除了一些通假字,刻本上的《猪肉颂》与现在流传的版本,基本相同。“到了江浙一带,常用五花肉,因此成为东坡肉;眉山地区一般选用肘子,因此成为东坡肘子。”

长期研究东坡肘子的眉山美食家蹇学刚分析认为,古法所做的东坡肉,应该比较清淡。一方面,《猪肉颂》中只有对火候的介绍,没有对调料的说明,这是一个印证。另一方面,辣椒等调料,是宋代以后才传入中国,宋朝的东坡肉,味道肯定没得现在丰富。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梁波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