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喜剧教父”梁赞诺夫人生落幕(2)

2015-12-01 14:13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俄“喜剧教父”梁赞诺夫人生落幕

相关链接

《办公室的故事》其实是个翻拍片

很少有人知道,梁赞诺夫执导的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原本是一部舞台剧,而且根据舞台剧剧本改编翻拍的电影一共有三部!

1971年,梁赞诺夫与搭档布拉金斯基合作,创作了话剧剧本《同事》。当年,《同事》一剧分别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剧院首演。其中,莫斯科剧院的版本在1973年率先被拍摄成影片在电视上播放。影片是黑白片,剧名依然是《同事》,由话剧原班人马出演,基本保留了舞台呈现的场景和调度。梁赞诺夫看过影片之后,立刻萌生了重新拍摄的冲动。1977年,他对剧本做了调整,把剧名改为《办公室的故事》并亲自担任导演,将其拍摄成了彩色故事片。这版影片可以说是梁赞诺夫的巅峰之作,从剧本、演员、音乐、美术,到拍摄、剪辑都堪称完美,成为日后喜剧电影的典范。

舞台版的演出又因电影的成功兴旺,苏联全国的剧院纷纷排演该剧,梁赞诺夫和布拉金斯基经常受到邀请,在剧院观看新版首演。梁赞诺夫在自己的著作《不可轻下结论》中回忆,苏联时期共有134家剧院排演过这个剧本。

1985年,影片《办公室的故事》被引进中国,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受到了中国观众的追捧,以至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电视台重播,中文版的配音演员冯宪珍、张云明在当时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1989年梁赞诺夫曾到中国访问,恰好所住旅馆的电视里正在播放《办公室的故事》,他全神贯注地看完影片,惊叹道:“我好像已经懂中国话了。”他向代表团提出,希望与配音演员见面。当时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青年演员冯宪珍接到通知后非常激动,立即赶去拜见这位电影大师。梁赞诺夫热情地拥抱了她,并对她的配音给予了高度赞扬。

在俄罗斯本土,近些年来几乎没有剧院再演出这个作品,布拉金斯基也已去世多年。2011年3月17日,《办公室的故事·当代版》在莫斯科首映,由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合作拍摄,主创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故事背景被彻底当代化,变成了白领职场爱情喜剧,统计局女局长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公司的高管;电话不离手的女秘书成了伪娘,眼神极具杀伤力;“人家瑞士如何如何……”变成了“人家中国如何如何……”这些改编无疑迎合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口味。该片投资500万美元,票房1460万美元。文/崔文嵚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