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福尔摩斯探案集》 播出时间:1984年至1994年 主演:杰里米·布雷特
系列电影《大侦探摩尔摩斯》 上映时间:2009年、2011年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
反刍式内容开发:科技不仅改变故事内容,更丰富讲故事的方式
经典角色需要技术来完成“进阶”,技术也同样需要经典角色来圈拢人气。许多观众并不介意将熟悉的故事多讲几遍,但是如何不背离原著人物的精髓,而非成为IP外壳,让许多人难以把握。
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同一个角色的改编所呈现出的演变更迭,在科技方面最为明显。无论是影视剧的拍摄手法、后期特效,还是小说、漫画中不可忽视的剧情细节,都留下了科技进步的痕迹。
这一方面与传播的媒介、硬件设施有关。尤其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胶片到数码,视听效果的显著变化勾勒出技术发展的轨迹。在默片时代,共有不下70部有关福尔摩斯的电影出现,其中最早的一部在电影刚发明不久的时候就搬上了银幕——1900年,第一部福尔摩斯电影《福尔摩斯的困惑》诞生了,这是一部只有半分钟长度的默片。85年后,影片《少年福尔摩斯》已经使用了电脑特技,片中的彩色玻璃武士,是影史上第一个可以行走的CGI特效合成数字角色,这也为后来的星战等片子打下了基础。再到2012年上映的《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片尾精美的素描数码效果让技术几乎“隐形”,看不出电脑图形处理的痕迹。BBC迷你剧《神探夏洛克》是近几年人气最高的福尔摩斯系列片,华生婚礼上360度旋转撒花场景更是博得观众眼球,不少人表示这是“最唯美的画面”。在得知拍摄现场摆了一圈摄像机同时开拍以后,更是感慨现代科技产物的广泛使用和电脑剪辑的完美搭配,造就了经典荧屏画面。
另一方面,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也融入了剧中人物的日常生活。原作里的福尔摩斯是通过街上孩子们的跑腿,来收集线报,而21世纪发展最快的通讯和网络却出现在《神探夏洛克》里,“卷福”时常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的手段来侦破案件,微光夜视仪、热视仪等前沿设备也与当年的放大镜不可同日而语。大量的现代法医学知识,包括尸体痕迹检验等,也都出现在近年来包括《基本演绎法》在内的多部福尔摩斯系列影视剧中。
其实,经典角色需要技术来完成“进阶”,技术也同样需要经典角色来圈拢人气。在摄像机、电影院、银幕的整体更新换代中,用更酷炫的视听语言把老角色的故事再讲一遍,给观众熟悉的主题添加一些新鲜的滋味,这种科技对经典的“反刍”,是片方喜欢的方式。《星球大战》从1977年一直拍到了今天,陆续圈了几代粉丝,尽管第一部就拿下奥斯卡“最佳视效奖”,但后续作品不断更新突破的华丽特效,和熟悉的人物、世界架构,依然让忠实粉丝不乏惊喜。前段时间上映的《侏罗纪世界》作为《侏罗纪公园》系列第四部,全片直接采用了3D格式拍摄。让观众身临其境的实景特效不仅为影片创下好口碑,也使得票房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