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迷你剧《神探夏洛克》是近几年人气最高的福尔摩斯改编作品。主角“卷福”生活在现代,不仅延续了原著中聪明、倨傲的形象,同时在剧中展现了“满格”的“毒舌”技能,圈了一众粉丝。图为《神探夏洛克》剧照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少的不是IP,而是如何改编IP的对策。这是当下许多文化创意产业业内人士的困扰。2015年创意产业几乎言必称IP,IP不仅成为文化产品宣传的标签,还被许多文创团队寄予一夜暴富的期待。套用IP概念,英国最知名的虚拟角色当属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华生那小子写得太夸张了,现在我要重新写我福尔摩斯的故事。”《福尔摩斯先生》中,“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饰演的93岁福尔摩斯如是说。不久前有英国数据公司对福尔摩斯进行了一次数据分析,最终发现这个大IP,在过去120年的近300次改编中,形象不断改变,包括猎鹿帽、风衣、小提琴和烟斗等如今被当做福尔摩斯文化基因的元素,都是后人添加的。用今天的话说,福尔摩斯几乎就是一个被众筹开发的IP形象。
谁在修改福尔摩斯的形象,哪些改编的元素最终被保留下来,又是什么促成了这些改编?有评论认为,从福尔摩斯形象的变化中不难看出,好的IP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刷新,这种刷新不仅是外在的审美包装,更需要加入时代科技和地域文化。
“IP开发的最大优势在于粉丝,最大障碍也在于粉丝。”《卫报》在评价人气颇高的英剧《神探夏洛克》时,引用主创的话,认为粉丝间的话题发酵无疑会让改编作品走红,比如“原著中艾琳·艾德勒赢过福尔摩斯的目的,不过是和丈夫一起搬家逃走,而如今艾琳不仅成了福尔摩斯爱恨纠结的对手,还被赋予了‘女权主义的胜利’这样的额外解读。”
由宫崎骏参与导演的动画连续剧《名侦探福尔摩斯》,让大侦探和他的医生助手变身为狗的形象,充满科幻感的改编也引来争议
主角需要一个大反派:莫里亚蒂在原著中是个只出现3次的小配角
如果没有后人的改编,仅仅靠原著,福尔摩斯还会是今天的“头号”名侦探吗?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给出答案,但能确定的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头号”名侦探,跟原著中的福尔摩斯并不完全是同一个人。
在1887年出版的小说《血字的研究》中,刚从阿富汗的战场上回到伦敦的华生医生,在一间化验室,看到了一个有些神经质地捣鼓着蒸馏瓶、试管的人。这人因为发现了一种能检验血红蛋白的试剂而激动不已,一边用惊人的腕力紧握华生的手,一边轻描淡写地说:“我看得出来,您到过阿富汗。”这就是私家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首次登场。
此后,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作家阿瑟·柯南·道尔一共写了60个福尔摩斯的系列故事,这一角色的生平经历,也在60个案件留下的线索中被一点点拼凑丰满:1854年出生,身高6英尺,消瘦颀长,擅长拳击和易容;有一个年长7岁的哥哥在政府工作,大学专业是化学,从19岁开始侦破案件,27岁与华生合租贝克街221号B公寓;发表过《各种烟草的鉴别》《脚印探索》《职业对手形造成的影响》等论文,退休后研究养蜂,60岁出版《养蜂实用手册,兼论隔离蜂王的研究》。冷静、孤僻、一点儿冷幽默,不轻易流露的善良友爱,以及天才的观察和推理能力,让这个在小说中不太被人理解的怪侦探在读者中大受欢迎,迅速风靡全球,甚至专门出现了一个英文单词“夏洛克粉”(Shelockian),来指代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粉丝。
在第26个故事《最后一案》中,作者曾担心自己心爱的角色会像过气歌手一样被世人抛弃,而采用了极端的方式,让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一起从瀑布上坠落,希望借此在读者心中“永生”。一时间,伦敦街头有不少书迷戴上黑纱默哀,更多人强烈抗议,拒绝接受这样的剧情安排。面对读者的热情,柯南·道尔让福尔摩斯复活了。如果知道,自己笔下的角色会在292部影视剧上出现、2011年还有最新的小说续集出版、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在电脑游戏里一步步侦破当年的离奇案件,柯南·道尔想必会自嘲当初的担忧——这个19世纪的英国侦探非但没有过气,反而在一代代改编者接力式的再创造中,获得了真正的“永生”。
原著叙述到福尔摩斯的60岁就戛然而止,但因饰演“甘道夫”闻名的伊恩·麦克莱恩在刚上映的新片《福尔摩斯先生》中还演绎了93岁老侦探的风采。“基本推理而已,亲爱的华生。”这句话已经成为福尔摩斯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但最早让福尔摩斯说出这句话的并非柯南·道尔,而是1929年的电影《福尔摩斯的归来》。而如今福尔摩斯的标志性服饰——猎鹿帽和风衣,也是插画师西尼·派格特在《线缕》杂志上绘制的系列插画中所加,原著中只提到福尔摩斯喜欢穿一种厚重大衣。另外,在60个故事中只有8个,写到了福尔摩斯拉小提琴,但如今小提琴已经变成他梳理思路的必备工具。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反派“莫里亚蒂”在原著中只出现过3次,就是个“打酱油的”。
那么改编作品的优劣,是否应以对原著的还原度为评判标准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电视剧《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男主演杰里米·布雷特专门研究了小说原著,还跟柯南·道尔的女儿交换意见,从而一改此前福尔摩斯一身猎装的银幕形象,而是头戴高礼帽,身穿黑色正装,手里拎一根手杖,因为这才是维多利亚时代应有的绅士形象。因此,在所有对于福尔摩斯的影视改编中,杰里米饰演的版本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深受忠实书迷的喜爱。但《神探夏洛克》中那个用电脑查找线索、用手机联络华生的“卷福”,也在21世纪俘获了一大批新的“夏洛克粉”。有评论认为,再“离经叛道”的改编,角色魅力也未必会比“原汁原味”逊色。一个角色在其经典化的过程中,原作者只是起到了搭建骨架的作用,而后续种种改编在原作基础上赋予更多时代的新鲜元素,才真正为人物添加了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