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碗茶“老二分”的茉莉清香您还记得吗?(4)

2017-03-06 08:5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任掌门”茶馆里搭建四合院 饮茶也小资

1993年,尹智君进入老舍茶馆和父亲尹盛喜一起工作。在此之前,尹智君毕业于管理专业,并已在外企公司工作一段时间。

来到老舍茶馆,尹智君并非“黄马褂”加身,而是先从领位做起,穿上旗袍,在门口领位、接电话,尹盛喜又甩给女儿一个记录着演员联系方式的电话本,让尹智君自己去联系安排。尹盛喜从基层奋斗白手起家,并没有让女儿掌上明珠般娇生惯养,而是让女儿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尹智君说,我们俩在一块工作十年,他没说过一句你应该怎么做,你自己去磕,你不断地摔跟头,你不断地爬起来。我觉得我父亲那代人的教育是只有身教没有言传。

wwzjy20170301009

尹智君

2003年,非典时期又成了老舍茶馆的一大难关。半年没有营业,大部分员工都歇业在家。6月,尹盛喜也因哮喘病去世。尹智君回忆父亲临终前对她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营业没有人到店喝茶,尹智君就想着销售茶叶开辟茶馆的生路。尹智君给相识的人打电话发短信,也把茶叶销售给其他单位,以积累资金维持茶馆的运营。

喝着盖碗茶,吃着京味儿小点,看着台上演出锣鼓喧天,茶馆这样热闹闲适的气氛吸引了一部分铁杆粉丝。但同时,还有一部分客人喜欢安静而私密的空间,静静品茶,恰谈协商。于是,尹智君着手提升茶文化环境,这时她想起了儿时的四合院。2004年,老舍茶馆二层四合茶院开张,茶院回归古朴的京味小院,游客可以坐在四合院里,听古筝之音,赏茶艺之道,一品茶味醇香。

旧时老北京有六大茶馆。一是郊野路旁茶摊,行人口渴就来碗茶水,当年的老二分茶摊就属此类;书茶馆除了提供饮茶还兼有评书、相声演出;清音桌茶馆台上演的则是京剧,演员不穿繁复的戏服,只是清唱;餐茶馆又叫二荦铺,还会卖熟肉和一两样现炒的荤菜;清茶馆,专卖清茶,多是洽谈买卖。四合茶院属于此类;大茶馆一般开在繁华地段,规模较大,设大堂和雅间,老舍笔下的《茶馆》的场景便是在大茶馆。而这六类茶馆的影子都可以在老舍茶馆找到。

今天的“老舍茶馆”,已经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 美国前总统布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柬埔寨首相洪森等都曾来到这里,走在老舍茶馆的楼梯和走廊,可以看到一张张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照片,记录着这座三层茶楼曾经的记忆。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张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