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引发了信用危机 中国电影还是中国影评?(2)

2016-12-29 09:1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谁引发了信用危机 中国电影还是中国影评?

创办人解释豆瓣评分机制

被《人民日报》批评后,猫眼专业评委昨日接到猫眼方面的电话,称专业评委的打分目前下线。去年12月18日,豆瓣创始人阿北(杨勃)发表的回应大众对豆瓣电影质疑的长文再次获得较多关注。阿北(杨勃)在这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详细解释了豆瓣评分机制、是否有水军以及怎样解决等问题,并表示自己会继续满怀诚意地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

文中提到:1.豆瓣电影打分过程都由机器完成,1-5星被换算成0到10分,然后除以打分人数得到平均分,“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分数更新速度也很快,“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2.随着豆瓣用户越来越多,对一部电影的评分也越来越接近“普通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而不是“文艺青年的品位”(除了一部分特别小众的独立电影)。

3.豆瓣一直在跟水军“斗智斗勇”,而且可以说电影评分已经“很难刷得动”了。这个过程主要也是通过程序算法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识别出是“非正常评分”后,首先会预防性地计入评分,再确认是刷分之后删除。

4.豆瓣不会靠牺牲电影评分公正性来赚钱。电影评分和电影商务部分完全没有关系,来源于电影行业的主要营收渠道是仅限于电影的宣传banner广告。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作者:水满则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