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27日讯(记者 纪敬)8月27日下午,以“阅读影像,情叙民国”为主题的放映活动在东皇城根北街原中法大学开展。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策展人,电影史研究者、影评人、作家沙丹带着《幕味》亲临现场,讲述民国年间的中国电影百态,与读者们探讨文字、电影与民国。
8月27日下午,以“阅读影像,情叙民国”为主题的放映活动在东皇城根北街原中法大学开展。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活动会场是原汁原味的民国学府。原中法大学中西结合式的建筑,仿民国学堂的现场布置,复古留声机里传出的民国金曲,参加活动的影迷和读者都穿着长袍马褂、旗袍仿佛“穿越”到了民国。
沙丹的《幕味》也契合了“民国范儿”。“幕味”一词并非沙丹的新发明,而是源自民国时期一份著名的女性文化刊物《玲珑》,“幕味”即是其中的电影报道版块。沙丹觉得这个词很生动形象,一方面它与英文“movie”谐音,同时更兼有“银幕的滋味”之意……禁不住借来《幕味》之名,进行一次遥远的致敬和呼应,这是一本关于老电影档案和历史的研究专书。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策展人沙丹讲述民国年间的中国电影百态,与读者们探讨文字、电影与民国。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沙丹认为,不能用进化论来看电影,好像今天一定比过去好。电影并非一个与时俱进的东西,过去的电影中可能有很多超越性的美学经验。不管当时的电影受到怎样的成本、技术的限制,但它的美学经验和超越性的思维可能比今天更厉害。当时之所以出现这些奇绝的想象力,也跟那个时代的文化复杂性,及生产地上海中西合璧、五方杂处的都市空间有关。比如中国武侠片当中的飞檐走壁就是跟武侠公案小说以及西方现代性的机械(比如热气球、飞艇)介绍到中国有关系。
尤为推崇民国电影的沙丹还向读者推荐了5部优秀的民国电影,《神女》《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铁扇公主》和《万家灯火》。最后,三克电影精心挑选历史大片《宋家皇朝》,邀请影迷观看宋氏三姐妹的传奇人生,重温民国时那段壮阔的革命历史。
据悉,本次放映活动由三克电影、北京市文化创新工场中法大学国际创新园、艺术8,联合北京阅读季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