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21日讯(记者 纪敬) 8月21日下午,在夏日尾声,阅读爱好者再出发,走访东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故居,看历史地标,听革命往事。
8月21日下午,马勇老师带领阅读爱好者寻访蔡元培故居。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孔子讲学,让学生绕他席地而坐讲学论道。十多个阅读爱好者也席地而坐,听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勇讲教育家蔡元培与中国大学教育的往事。人物研究始终是马勇教授的重点之一,多年来不仅著有人物传记多种,而且对人物研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理论问题。马勇教授先后为李斯、董仲舒、公孙弘、康有为、梁启超、张謇、蔡元培、胡适、丁文江、梁漱溟、蒋梦麟、傅增湘、林纾等人立传或立论,对读书界具有影响力。
马勇教授讲到,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爆发后被迫辞职。1927年,任国民党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从籍贯上说,蔡元培与沈尹默、马裕藻、马叙伦、钱玄同、周作人等是浙江老乡,这在当时形成北京大学的“浙江帮”。
8月21日下午,马勇老师带领阅读爱好者寻访蔡元培故居。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中国大学应成为什么样的格局?蔡元培认为大学就是研究学问,最基础的要分为文科和理科。教育是要启发学生的天性,具有批评精神。蔡元培在北大期间,严格规定专任、兼任制度。准许学生就学校事务发表看法,整顿半独立之预科。期待学生发展个性;信仰自由,尤其可贵的是有不信仰的自由。学以致用,服役社会。现代大学的目标是教育学子服务社会,拥有改造社会的能力。
本场活动是北京阅读季8月重点活动之一。北京阅读季通过线下活动方式开展“阅读+我”行动计划,主要形式有举办线下读书分享会、录制“阅读+我”小短片、拍摄“阅读+我”宣传照片。组织金牌阅读推广人、书香家庭、阅读示范社区的获奖代表们现身说法,给读者实打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