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佩珠:我是可染的“勤杂工”(3)

2016-05-23 15:2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邹佩珠:我是可染的“勤杂工”

帮李可染整理画具后睡沙发

1977年,李可染受命为毛主席纪念堂绘制作品《革命摇篮井冈山》,绘制红旗时需要用红色颜料,但由于颜料长时间没使用,封口的颜料早已干结。李可染不小心一挤,颜料喷了出来,在画面上留下一米多的长道,眼看着作品即将完成,他顿时心中一紧。邹佩珠见状,先安慰李可染,让他去休息,自己则用小刀片将颜料一点点刮下来,然后把破的地方用宣纸补好、填平,使李可染第二天早上得以继续创作。邹佩珠为此一夜未眠。

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李可染冒着叠趾的疼痛登山写生,邹佩珠买了一双千层底,又定制了一张厚毡垫作为鞋垫,在毡垫上挖一个洞,才缓解了脚骨突出带来的登山之痛。

晚年的李可染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加之神经衰弱,常常失眠。为了不影响他休息,邹佩珠每天晚上帮他整理好画具之后,就在“师牛堂”(李可染的画室)的沙发上睡觉,这样的夜晚一过就是十年,直至李可染去世。

李可染的去世,给邹佩珠带来很大的打击,毕竟相濡以沫四十多年,早已习惯这种日子。她的愿望,便是有生之年为李可染的艺术事业继续奋斗,成立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在海内外举办展览,推广李可染的艺术,关心年轻艺术家、特别是女艺术家的发展,为此,她有求必应,事事亲为。与此同时,她的内心一直充满光明,面对困难时,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对待,这是时代所促,也受那些大家言行的影响。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邹佩珠患有腰间盘突出,一直靠推拿维持,到了八九十岁的时候经常腰、腿疼痛,她以超出常人的坚韧去对待疾病,自我保健、自我锻炼。晚年她还醉心书法,时常练字到凌晨两三点。

但她始终没忘记的是李可染。2012年,邹佩珠在拍卖场与久未见面的画作《韶山》“会面”,看到画作时,她执意从轮椅上站起来,驻足在画前向爱人致敬,而后欣慰地自语:“能再看见这画,我知足了,看见这画,就看见李可染了,见画如见人。”

2015年5月,邹佩珠离世,享年95岁。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张逸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