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季刊》,1922年,北京大学出版。蔡元培题签
《心的探险》,1926年,北新书局
鲁迅经常把画像砖的图案用于封面。《心的探险》是六朝人墓门上的画像,唐弢先生称其“群鬼飞舞,奇趣横生”。《桃色的云》封面图案来自汉代石刻,中国古代的云、鸟和羽人的图案,出人意料地装饰了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作品。《国学季刊》也利用了画像砖,化为富有装饰性的纹样,色彩沉着,雅致有趣。《歌谣纪念增刊》的封面,有文章记录说是鲁迅所绘,这幅画有日本版画意味,构图匀整,大片明丽的蓝色,点缀着洁白的星月,非常悦目。
《而已集》,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
字体设计方面,《呐喊》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富有隶书味道的汉字,偏旁中张开的“口”,配合着沉郁的黑、红底色,极为简练抽象地传达了这部小说集的主旨,可以说把汉字独有的形象感和美感发挥到了极致。《域外小说集》是一部翻译作品,鲁迅采用了西式的封面画,书名却是请友人陈师曾题写的篆字,画与字安然共处,毫无违和感,这恐怕也是来自鲁迅对于汉字独特的造型能力的理解。其他如《而已集》、《华盖集》、《引玉集》、《小彼得》、《奔流》、《萌芽月刊》等也都尽显鲁迅在字体设计方面的才华。
在装帧艺术方面,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少看、或不看中国书”的鲁迅(事实上他这句著名的激进之辞也有具体的语境和所指),而是一个看了太多“中国书”,对传统了然于心的鲁迅。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新”,“旧”才有意义,只有走出来,才能回得去。了解传统,走出传统,采用传统,这三部曲,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书籍设计师,也是富有借鉴意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