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的“秘密花园”(3)

2016-03-10 07:47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点染紫禁城、描摹敦煌壁画、彩绘中国纹样……

减压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出版人纷纷将传统文化作为涂色书的全新突破点,其实也是“别有用心”。

袁小茶说,2015年涂色书大热,但这个文化热点带着太多的洋味儿,中国编辑就像是“出版界的阿迪达斯中国代工厂”,人们会记得《秘密花园》的苏格兰情调,会记得《烦了就想画几笔》中的心理学家荣格,但不会在乎是哪个中国出版社在“代工”。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社将目光投向了取之不尽的传统文化资源。《秘密花园》中文版出版方、后浪出版公司艺术组组长蒋天飞说:“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很多非常好的图案纹样,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敦煌壁画、故宫都借着涂色书的潮流开发他们自己的‘秘密花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也能丰富涂色书的产品线。”

与国外涂色书不同,中国本土涂色书并不强调所谓的减压功能,而重在涂文化、学知识。不过,现代出版社编辑崔晓燕认为,涂色书第一要义还是减压,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好玩儿而画,只是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东西而已。”

因此,更多的出版社面对“传统文化+涂色书”的新热点,还是保持了谨慎态度。现代出版社、磨铁图书等多家出版社在去年推出涂色书后,今年没有再出涂色书的计划。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李静媛直言,今年涂色书市场将趋向于平稳,甚至会遇冷,“涂色书在欧美根扎得比国内深入得多,因为减压文化深入人心,读者真正能够从专注涂色中释放压力。”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