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本叫《秘密花园》的英国涂色书雄踞各大图书畅销榜之首,并带动一大波儿成人涂色书的纷纷问世,市面上至少有上百种。业内人士开心地看到,涂色书犹如强心剂,直接带动了纸质书的回温。
2016年以来,涂色书似乎并未延续去年的辉煌,目前涂色书新品类不到20种。不过,国内涂色书不再一味追求品类,而是悄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捕捉灵感,寻找中国的“秘密花园”,这也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一带一路画敦煌》涂色书系列
敦煌壁画遇到涂色书
敦煌文化与涂色书产生共振,将是今年图书界的一大亮点,目前获知,几家出版社都将在今年推出相关图书。
《一带一路画敦煌》涂色书系列预计于今年4月面世。该系列共三本,每一页书中,左手页是斑驳的壁画原图,右手页对应的是线描稿(局部)。关于这本书的出炉还有故事。去年8月,图书策划人陈勇带着孩子去敦煌旅游,聆听敦煌研究专家的现场讲解,令他震撼无比。他联想到市面上流行的涂色书——敦煌壁画不也是先把轮廓画出来,再涂色吗?陈勇想,如果将敦煌壁画做成涂色书应该有先天优势。而且,别的涂色书是为了减压,敦煌涂色书涂的是文化。
陈勇找到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希望合作一把,而出版社很快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有了一次次沟通。王旭东看好这次尝试,“如果中国人都读不懂敦煌壁画中的内容,就算文物工作者把敦煌壁画留下来,又有多大的价值?”他说,敦煌壁画来自民间,回归民间,融入到百姓生活,才是其生命最好的延续。
做涂色书对敦煌研究院来说是第一次。此前,摄影师用微软特制相机“飞天号”拍了180幅敦煌壁画照片,研究院就利用这些高清数字图片进行线稿提取,11个人共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完成。该院文物数字研究所负责人丁晓宏说,最开始是采取手工提取的方式,但一张画一个人需要半天至一天才能完成,耗时过长,所以改用电脑提取,“线稿提取过程中,有些线条断了的地方、模糊的地方还要一一修复。”
关于这套书的主题确定,也颇费周折。《一带一路画敦煌》责任编辑袁小茶说:“敦煌研究院希望按朝代、类别出,这样才更学术、更严谨,但我想如果过于学术,读者的兴趣不会大。”经过反复商议,最终确定了三个接地气的主题,第一本是“盛世飞天”,第二本是“愿做菩萨那朵莲”,第三本是“云想衣裳花想容”。
另悉,故宫出版社预计今年5月之前也会推出《点染紫禁城》涂色书系列,共三本。“建筑彩画、器用珍玩、衣饰珠花,那些沉睡在紫禁城中的美丽纹饰,让玩家填的不只是颜色,更是文化。”该书推介语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