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演出费涨幅惊人
卢中强还提供了一些民谣歌手目前的演出报价,对比几年前,实际上也可以看到民谣界“个体走红”的步子迈得非常大。
2010年,周云蓬、万晓利这批民谣歌手的每场演出费为3000元,而现在,他们出场费在5万以上;马条、川子几年前曾有过几千元、三五万元的报价,目前已经一跃达到了10万-15万元的级别;马頔目前出场费15万元,好妹妹乐队为30万元,这还是对熟人的“内部价”;李志参加拼盘演出报价为30万元,令人叹为观止。
以往民谣大都被视为小众文化,酒吧、LIVEHOUSE是最主要的演出场地,但目前民谣歌手无疑已经进入了主流音乐市场,成为全国各地演出商的抢手货,其中领军人物的身价更是直逼当红流行歌手。卢中强说:“民谣歌手演出费的大幅上涨,其实从2014年就开始了,只是2015年步伐更大。”
流行歌太“烂俗”
在“民谣在路上”珠海站的演出现场,记者跟几位歌迷聊过“为什么喜欢李志”?虽然几位不同身份的歌迷“爱上民谣”的契机不同,但有一些观点和认识却惊人得相同:“他的歌那么好听,人也挺有个性,还那么有思想,现在这样的歌手太少了!”他们都十分认可民谣歌曲的歌词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李志的歌里,确实有着比“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最炫民族风》)更为宽广、深邃的世界。“关于郑州我爱的全是你,爱来爱去不明白爱的意义”(《关于郑州的记忆》),“你遇见了一大堆奇怪的人,他们看上去好像都比你开心”(《定西》),“这是一个结婚的车队,在无人的夜里奔跑”(《董卓瑶》),“让我再看你一眼,星空和黑夜,西去而旋转的飞鸟”(《梵高先生》)……宋冬野也一样,他只凭一句“我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董小姐》),就迅速俘获听惯了流行歌的青年人的心,民谣美妙的叙事性、人文思考,让流行情歌的肤浅和千篇一律无力抵抗。
卢中强也表示,如果说民谣渐火,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流行歌太“烂俗”:“流行歌曲全是恩恩怨怨、痴男怨女,所谓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唱片大部分是纯垃圾,主流音乐创作阵营中已难以汲取到养分了。所以,民谣以不同的行腔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辨识度,变成了主流市场愿意拿来做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