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民阅读”现状:图书馆异化成自习室(2)

2016-02-19 09:37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全民阅读”现状几何:图书馆异化成自习室

资料图:北京雁翅楼迎来西城区首家24小时书店,嘉宾们拉下红布为中国书店揭牌。 图片来源:新京报 记者 薛珺 摄资料图:北京雁翅楼迎来西城区首家24小时书店,嘉宾们拉下红布为中国书店揭牌。 图片来源:新京报 记者 薛珺 摄

图书馆变成“大型自习室”

看书方便的同时,读书正呈现功利化的趋势。

今年1月,《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调查了中国高校图书馆的使用状况。该报道指出,如今的图书馆“在很多大学生心目中就是个大型自习室”,“其原有的功能渐渐被遗忘了”。

报道中,西南某高校图书馆的一位副馆长说,“我们学校这两年书籍是越来越丰富了,可真正来图书馆借书、阅读的人却越来越少,更多的同学只把这里当成自习室了。”

对此,有媒体指出了症结所在,学生忙于学习,阅读的图书大多都是教材教辅类,有学生坦言“看点课外书就像做坏事”。“只读有用的”已成为不少大学生阅读的信条。

对此,作家刘醒龙曾表示,能够立即指导实践的书其实价值有限,有价值的内容永远不是功利主义的成功学抑或厚黑学。让人终身受益的书可能正是那些早年读时“无感”,看似无用的“闲书”,这些书往往是“越品味道越浓”的好书。

不过也有不同意见,作家刘震云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一个人读专业技能书,对他谋生手段有所帮助,功利化阅读也就无可厚非,毕竟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