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局局长陈冬(前排右)与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前排左)于中国戏曲学院会议室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千龙网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张嘉玉)2016年1月21日,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戏曲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推进戏曲艺术出精品、出人才、出流派。其中,推动京剧流派传承创新成为合作重点。
推动京剧流派传承创新成为重点
合作协议将推动京剧流派传承创新作为重点。双方联手实施京剧流派传承创新推进工程、设立京剧领军人物工作室或研究中心并开展有关教学工作。
京剧流派传承创新推进工程将实施,在中国戏曲学院成立 “京剧流派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为流派传承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包括对重要流派的历史、剧目、人物的分析、传承创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新时期流派创路径等方面。
京剧表演领军人物的工作室或研究中心将在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设立,以支持其创作、演出、传承、研究。中国戏曲学院依托“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优势,开展研究立项、学术研讨、内外交流等活动。
市文化局将加大对中国戏曲学院有关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共建流派班。文化局还将支持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与中国戏曲学院对接,共同承担流派传承创新教育教学工作。
推进戏曲艺术出精品、出人才
除京剧流派传承及创新,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在推进戏曲艺术出精品、出人才方面深化合作:建立“北京市戏曲剧本创作中心”、 实施“北京市戏曲艺术百人计划”,并支持中国戏曲学院的相关交流教学工作。
北京市戏曲剧本创作中心将在中国戏曲学院建立,以支持新剧目创作和优秀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提高,为北京市各类文艺院团提供优秀剧本。
北京市戏曲艺术百人计划将实施。计划以中国戏曲学院为基地,连续三年举办高级人才培训班,为北京市属文艺院团、院校、企业等机构培养百名优秀中青年领军、骨干人才。中国戏曲学院将灵活运用“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开办戏曲紧缺人才培训班。
市文化局支持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共建“戏曲表演专业专本连读”机制,形成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戏曲人才专升本的绿色通道。文化局还支持中国戏曲学院在市属戏曲院团中建设实训基地,选拔优秀学生到北京京剧院和相关院团创作、演出等。
市文化局将支持北京市属院团戏曲非遗传承人到中国戏曲学院授课、讲座、研究等。
此外,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戏曲学院还将促进戏曲文化传播,推介优秀剧目和领军人物、中青年演员,举办戏曲展演活动和普及活动,弘扬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