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场“故事汇” 传统美德扬四方(2)

2016-01-19 09:4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戏”师生联手创排18个剧目

 评剧《孔融让梨》

台上台下皆育人 幕前幕后促教学

迄今为止,《中华美德故事汇》已经在昌平区百善学校、大兴区榆垡中学、海淀区五一小学、门头沟区影剧院、通州区贡院小学、平谷第二学区、密云二小、顺义区仁和中学、延庆永宁学校、天津海河剧场、怀柔庙城学校、西城什刹海体校、房山三中,以及北戏的主场少儿戏剧场等地上演了99场,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观众,打开了一扇窗。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形象生动地宣传和弘扬了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首都未成年人培养,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了直接贡献。而从另一个侧面,《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也提升了北戏的教学实践水平以及学校的艺术职业教育水准,提高了师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开拓了艺术职业教育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职业教育的途径,也彰显了北戏的办学特色。同时,剧目的创排过程,也是中华美德教育的传播过程。北戏在职教师和学生是剧目创作的主要力量,创排过程中,各系部师生首先受到了中华美德教育,在创排中增加了团结凝聚力,搭建了学科、系部之间的交流平台,对艺术教学、学生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

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6个全新剧目期待观众检验

即将面向社会推出的第二辑6个全新剧目,沿袭将中华美德以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等不同艺术样式呈现在舞台的模式,让观众伴随艺术进入到中华美德的世界,感受师生们共同营造的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其中《木兰从军》传递的是女英雄花木兰骁勇善战、孝老爱亲的故事;《带着妹妹上学》讲述了当代青年洪战辉面对家庭重负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故事;《刘胡兰》以刘胡兰从被捕到就义的短暂瞬间,通过她与战友的革命情、与母亲的母女情、与乡亲们的乡情,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鲜活形象;《汉子》则讲述了一名快车司机、两名劫匪和金汉在命运冥冥的安排中撞到了一起,有人选择躲闪逃避,有人选择为非作歹,而关键时刻,北京人艺80后演员金汉则选择了勇敢和担当,用“做好人,演好戏”为当代青年人做出表率的故事;《岳母刺字》则讲述了岳母训教岳飞要以国家为重,并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要其永以报国为志,终生报效祖国的故事;《昭君出塞》则演绎了汉代王昭君的坎坷命运,自请出塞和亲,克服一路艰难险阻,实现历史上汉族和匈奴之间民族团结和睦,文化交流融合的故事。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