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馆里讲大故事

2016-02-06 13:5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评书专业明年开始招生

每周六晚上,位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四楼的小剧场就变身成一个地道的评书书馆,台上是桌椅、醒木和折扇,台下是有茶水有小食的茶座,每周来“北戏书馆”踏踏实实、津津有味听上一个半小时的书,已经成为很多观众的生活习惯。几天前,北戏书馆又在平谷开了分馆,今后每周一晚上书馆“掌门人”张怡都会带着学生直奔平谷说书,辛苦是必然,但快乐和享受也无可替代。

北戏书馆三次搬家扩大场地

张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也是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的唯一女弟子,拜师两年半,一边学书,一边教书。在院长刘侗的支持下,张怡在北戏开设了《北京评书入门》选修课,她把阶梯教室改装成茶馆,有茶水牌子,有醒木、扇子,学生们要穿着大褂上台,整个上课的过程有如在茶馆听书。这样有意思的选修课迅速在校园火爆起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想学习评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2014年6月1日,集评书创作、演出、教学于一体的“北戏书馆”正式成立,并聘请了连丽如、贾建国为特聘专家。

张怡说,书馆开张一年半,搬了三次家,“一开始是在学校剧场二层中厅,能坐50个人,迅速满员,之后搬到四楼一间形体教室,最多能容纳100人,几个月后又坐不下了,第三次搬家搬到了四楼小剧场,能坐300人,其中100人是茶座,目前观众量已经很稳定,每场都能保持在150人左右。”

起初来书馆听书的还是以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为主,之后口口相传吸引了不少观众远道而来,最远的是一家三口每周从颐和园赶到南三环来听书,也有家长带着上高中的孩子来,孩子立刻喜欢上了,准备明年就报考北戏。还有一位北戏2015班影视系的姑娘从观众变成了张怡的学生,已经开始从打水、扫地、卖票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了。“这期间陆续又有好几个孩子登台了,京剧系、影视系、河北梆子专业的,男孩女孩都有,还在北京各类曲艺比赛上获了奖。”提起这些学生,张怡很是欣慰。

观众不来要跟演员请假

张怡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演过电影电视剧,做过配音,主持过电视栏目。2010年连丽如在北京恢复了现场评书,张怡慕名来到宣南书馆找到了连丽如,“当时连先生正在说《童林传》,我是第一次听连先生的现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自己也做专业演员很多年了,还是有点不太相信一个演员有这种能力,可以一个人控制舞台那么长时间,把握住整个剧场的气氛。”现在提起来张怡还是很激动。但是当她满腔热情地跟连丽如表达了学说书的愿望,却被泼了盆冷水,“想学书的人多了,你不是第一个,别冲动,先听书 。”

这一听就是两年。那时张怡的孩子刚刚两岁。听书之外,还要练。张怡最主要的听众就是儿子,家里经常放评书录音,孩子在一边玩,张怡在一边练习。

怎样形容评书的魅力?张怡说,“书说得不好的时候,连先生总说我们‘没进书’,你都没进书,观众怎么能跟你进书?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说书,进书和没进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当有一天你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进书了,那种感觉太奇妙。常常有人问我,你在台上一说就是一个半小时,不累吗?真不累,尤其是进书之后作为演员是非常享受的。”

连丽如曾经对张怡说,“别看是小书馆,我们拿它当命”,从业的时间越长张怡就越能体会其中的含义。因为评书是连贯的,在长期接触中演员和观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甚至成为了一体。观众不来,要跟演员请假,这是书馆不成文的规矩,张怡经常接到电话,“唉,我这周不来了啊,对不住啊,我下礼拜来,给我留座!”书馆允许观众请假,却不允许演员请假,因为场子是一场一场说热起来的,请上两三回假观众就不来了。

作为评书演员,最不“人道”的也许是不能休假。一年52个星期,周周不能休息,但是张怡一点都不觉得苦和累,“我很享受在书馆作艺的过程,每到周末我就发自内心的高兴,上台之前心还会扑通扑通地跳,不是紧张,是兴奋,等了一个星期了,终于可以登台见观众了。”

评书艺术有了学科代码

同为传统艺术,杂技、书法等都有了专业的学科门类,但是曲艺表演一直没有被纳入国家艺术教育体系,很多曲艺爱好者求学无门。这次张怡还带来一个好消息,从明年开始曲艺表演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有了自己的学科代码,北戏曲艺表演系也将正式招生,下设鼓曲专业和评书专业。张怡介绍,评书专业将分为艺术实践课,包括身段训练课、音乐课程、评书基本课,还有艺术文化课,包括曲艺史、曲艺概论,再配合正常的大专类的文化课教育,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体系。

在她眼中评书从来都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非物质文化”,“所谓遗产是没有了才叫遗产,只要人还在说话评书就不会成为遗产,几年前连先生恢复了现场评书的生态,把几乎断档的评书艺术挽救起来,培养了演员和观众,现在我们又促使评书专业进入学院成为学科,再通过系统化的培养,让评书回到大众中去。”

90后成为学书主力

有了自己学艺的经历和感受,作为教师的张怡更懂得怎样教书育人。“自发的原动力最重要”这是张怡内心的原则,“现在带学生,但凡孩子有一点点勉强,我都不鼓励他们去学,人必须有内在的动力。那时候我在台下听书时就特别想上台,经常坐在那里看到台上站的人不是我,眼泪就下来了。无所谓谁比谁更苦,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的苦和难,既然一样苦,就选一个爱的,因为爱了就不觉得苦了。”

从师父连丽如身上,张怡也学到了如何因材施教,“我从小就喜欢《红楼梦》,一开始提出要说这部书,连先生心里没底,要求在书馆盯我10场,10场下来三个多月,连先生场场必到,听完挨个问观众的反馈。连先生本身不是特别喜欢《红楼梦》,为了我她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都要翻一翻,还帮我出了很多主意,作为老一辈艺术家,思想这么开明,太难得了,因为她知道说评书是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尤其能彰显个人魅力,这种魅力最终会成为被观众认可的重大因素,除基本功扎实外,人一定要亮起来。”

现在听评书学评书的很多都是90后的年轻人,一门传统艺术能让最活跃最时尚的人群痴迷,其中必有原因。“京津冀地区的曲艺土壤非常丰厚,比如在天津,对传统曲艺的追捧不亚于流行艺术,到课堂上来的也是北方孩子多。曲艺特别接地气,现场有效果,进门又比较容易,容易生成学艺的冲动,而且现在90后孩子的父母经济条件普遍不错,很多家长不给孩子压力,喜欢就可以去学,还能一直学下去。”

在人们的印象里,传统艺术都比较清贫,但是现在很多说评书的年轻人都可以有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稳定收入,这也是评书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之一。对于这种现象,张怡有自己的理解,“作为谋生方式,曲艺没有一夜成名,机会摆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公平的,谁也没有捷径,都需要一点点的积累,这样反而特别接地气。说评书虽然不存在一夜暴富,但是有一份很平实的收入,有实实在在的一技之长,随着技艺的提升收入也在提高,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特别健康。”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