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场“故事汇” 传统美德扬四方

2016-01-19 09:4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戏”师生联手创排18个剧目

在首都文明办和北京市文化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自2013年起创排并演出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迄今共排演了18个剧目,在北京市16区县以及天津地区已演出99场,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逾3万人。“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文化品牌已经形成,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首都思想道德建设贡献了力量。

京剧《草原小姐妹》

借助多元舞台手段传扬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故事汇》是北戏根据首都文明办组织编写的《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以“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为主题,精选出的有代表性的经典故事,举全校之力,创排推出的系列舞台短剧。《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共推出京剧专场、评剧专场和综艺专场3 台共12 个剧目。其中京剧专场包括《荀灌娘》、《苏武牧羊》、《赤桑镇》、《草原小姐妹》;评剧专场包括《孔融让梨》、《雷锋》、《一杯茶》、《长霞》;综艺专场包括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话剧《希望》、《北京欢迎你》和舞剧《八女投江》。这些艺术作品借助多元化的舞台艺术形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通过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演出,彰显了民族魂,传递了正能量,集中体现了爱国奉献、助人为乐、敬业守法、爱护环境、孝悌礼让、英勇斗争等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艺术化、生活化的有益探索。自2014 年3 月正式推出后,以北京少儿戏剧场为演出主要场所,同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为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和村民演出,2014 年11月更是登上了国家大剧院以及长安大戏院等艺术殿堂,让中华美德在更广阔的舞台得以传扬。

 舞剧《八女投江》

为讲好中国故事反复打磨剧本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国梦学习教育的丰厚资源,《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无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2015年,北戏秉承“讲好故事,事半功倍”以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理念,开始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的创作,先后共创排了6个新剧目,分别是京剧《木兰从军》、评剧《刘胡兰》、河北梆子《岳母刺字》、音乐剧《带着妹妹上学》、舞剧《昭君出塞》、话剧《汉子》,其中渗透着爱国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优秀中华美德。从去年3月确定剧目故事梗概到撰写剧本初稿直至剧本创作,经过了反复修改。去年9月,京剧《花木兰》、评剧《刘胡兰》、音乐剧《带着妹妹上学》、舞剧《昭君出塞》剧本定稿,而河北梆子《岳母刺字》直至10月才最终定稿。而话剧剧本6月交初稿后则一直在修改,后来接受建议,将剧目内容由原来的《子路负米》改为塑造当代全国道德模范、人艺演员金汉的形象,定名为话剧《汉子》。今年1月9日至10日,《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系列舞台剧6个剧目在少儿戏剧场首度彩排,获得了专家及观众的首肯。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