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将独立粉变成团队粉
一线电视台纷纷出炉如此多的偶像养成类综艺,正是看到了市场的“钱景”。早前已有一批自制的小规模偶像养成类节目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比如爱奇艺推出的《流行之王》和《爱上超模》,虽然口碑和关注度算不上火爆,但却为这类节目大举进军电视圈完成了热身。
在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看来,如今国内选秀节目形态正在面临调整,“80后观众已经‘老’去,95后们正嗷嗷待哺,SNH48、TFBOYS等组合在年轻人中拥有强大号召力,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扎堆儿出现就不奇怪了。”
据赵晖介绍,《燃烧吧少年》的选手与核心粉丝基本是90后甚至00后的独生子女,平日里可能给人一种“不好管”的印象,但在节目中,这些孩子为了团队不断做出牺牲,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偶像的养成和粉丝一定是同步的。”他强调。随着节目的播出,《燃烧吧少年》中的每位选手都已积累了一定粉丝,“对团队概念的强调,让原先的独立粉丝变成了团队粉丝,聚合效应更强了。”
走向
谁有“黏性”谁胜出
同类节目集中出现,引发同质化竞争是难免的。彭侃直言:“观众们可能会很快产生审美疲劳,最后,同类节目大部分消失,只剩下一两档最好的节目。”
竞争,说到底是对粉丝的争夺。《星动亚洲》总导演李诗竹坦言,《星动亚洲》在去年播出第一季后,曾被观众评价选手水平较差,他承认这一点,但他也指出,练习生制度非常枯燥和严格,比如选手三个月才能和家人通一次电话,而许多中国选手在第一季中非常不适应,但在即将播出的第二季中,这些选手有了质的提升。同时,《星动亚洲》第一季相对比较封闭,第二季会让观众更多地参与进来。
为了增强年轻粉丝的黏性,《燃烧吧少年》更是煞费苦心。人气选手赵磊曾演唱的洗脑神曲《普通Disco》就来自人气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赵晖解释说:“年青一代中有大量二次元人群,节目要有高关注度,在内容上就必须互联网化。”此外,制作团队还推出了深度定制衍生节目,在腾讯视频设置《少年频道》,让粉丝们看到“小鲜肉”们更加真实的一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评价,尽管偶像养成类节目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但对中国的艺人培养体系建设来说,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练习生制度的引入提高了艺人打造的含金量,但中国本土化艺人培养体系建成,还需要很久,肯定不能只靠搬抄别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