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乌镇夜不眠,为期10天的乌镇戏剧节完美收官,所有参加戏剧节的演出者、观众、报道者,或者哪怕就是路过的游客,都会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水边的石板路并不宽敞,所以不经意地会听到路人的谈话,“真可惜,演出票订少了”、“明年还要早订票”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很多在北京难得一见的朋友都会在这里碰到,只因“同是爱戏人”。恍惚中,就好比置身于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会,各路英雄豪杰或大张旗鼓,或来无影去无踪,形形色色粉墨登场,切磋武艺,留下供别人编纂的江湖传说。
赖声川:青年竞演让人惊喜
从第一天采访赖声川,每次谈话他都会极力推荐去看青年竞演单元,还会贴心提示:“最后一天决赛的票会很紧张,你要早一点订票哦。”从某种角度上说,那些国外名团是代表着乌镇戏剧节的高度;而青年竞演单元则代表着我们戏剧的未来。赖声川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就说:“今年的青年竞演单元是水平最高的,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从第一届青年竞演单元走出来的冠军陈明昊到现在已经是有独立作品和成熟的演员了。而去年的冠军也带着他的作品去阿维尼翁戏剧节了。”因为所有参与者都在此拿出他们一片赤诚的处女作,而负责打分的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黄磊、史航也都算戏剧界的前辈。同时,还会有很多戏剧大咖偷偷前往,发掘有潜力的年轻人,扶持他们继续合作。所以对于参加青年竞演单元的年轻人来说,乌镇戏剧节起点很高,而且是真真切切“梦开始的地方”。
黄磊:为戏剧节专心做义工
黄磊自言做乌镇戏剧节就像一场梦,最初他把这个梦说给别人听的时候,被很多人当作玩笑,鉴于他的诚恳,人家都会礼貌而存疑地点点头,大概只有孟京辉比较直爽地“耻笑”道:“你一个国外的戏剧节都没去过,竟然想弄戏剧节?”虽然如此说,但孟京辉还是怀着做戏的热忱之心和好奇心,义无反顾地加入其中,助推乌镇戏剧节越来越有模样了,也让黄磊梦想成真。
黄磊自称是乌镇戏剧节的义工,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很多演出票早早销售一空,还有很多戏迷就会站在剧场门口,抱着试试运气的心态等票。每当这时候,就看见黄磊和乌镇“小天使”一道,穿着黑色T恤,出来维持秩序,并尽可能地安排更多人走进剧场。多数时候,他都不太在意自己的形象,有时穿着夹脚拖鞋在石板路边看看嘉年华小镇表演,有时戴着耳机在小操场锻炼,在这里他一反常态拒绝了所有签名合影的粉丝,因为他只是一名义工,而不是什么大明星。
孟京辉:人生又不是最后一场
本届乌镇戏剧节的艺术总监孟京辉被戏迷称为“男神”,除了戏迷信任他的艺术品位之外,也因为他是在各种场合和戏迷互动最多的人。在最后青年竞演单元决赛的门口,他站在一个高椅子上,告诉大家耐心等待:“也许有中途上厕所的,或者饿了不看的,你们就可以进去。”能容纳200人的蚌弯剧场早已坐得满坑满谷,这时候黄磊在剧场里面正耐心地要求观众再挤一挤,又匀出了15个空位,结果外面的戏迷一拥而上,孟京辉见状大喊:“我们再等一等。”这时有观众喊:“可是导演,这是最后一场了呀!”孟京辉急中生智:“那人生又不是最后一场!”引得场外观众一片大笑,顿时安静下来。反正也进不去剧场了,不如在剧场门口找孟导聊聊天,要求和孟导合影签名,孟京辉都一一满足,也算是弥补一点没看戏的遗憾。
链接
年轻戏剧人探路乌镇
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演单元的决赛有五个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是《静止》、《曾经未曾》、《纪念日》、《从未结束,只是开始》和《描红》,最终《曾经未曾》获得今年青年竞演单元的大奖,并获得20万元创作奖金。
每年的青年竞演单元都是在网上报名,要求运用组委会提供的三样小道具呈现半个小时的演出,今年的小道具是“一个吻、一个圆和一个台灯”, 这些小道具在演出中要起到点睛的作用,和主题息息相关。这也就是戏剧学院教学中所说的“道具小品”。演出不卖票,所有演出票可以从网上预约或者现场预约,虽然是下午三点开始的演出,但从一大早8点多就有人排队领票,午饭都不舍得离开。观众的热情也印证了演出水平的提高。
也有很多年轻人是想来看看路数,为自己明年报名参赛做准备,前两届也有些经常看戏的票友前来参与,丰富了戏剧节的演出样式,拓宽了题材的选择。而今年进入决赛的作品,都相对完整,体现了创作者专业水准,乌镇,成为他们走上专业戏剧道路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