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杨贵妃鬓角的一个疤意外引领了时尚(3)

2016-12-20 10:0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花市社区博物馆·花儿金展厅」

“花儿金”祖上很早就落户南城花市,成名于清朝光绪年间,除了第五代传人金铁铃,其他几代人都在光绪年间生活过,并且主要给宫里做活。

清朝时期,妇女配戴绢花的风气达到鼎盛。后宫的用花数量极其多,种类也很繁复。早晨请安时、用膳时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场合所佩戴的绢花都有明显不同,此外,不同级别的女子所佩戴的绢花自然也不尽相同。

「明清花市地区图」

当时“花儿金”所担任的差事就是进宫给太后、皇后及格格做头上佩戴的饰花和压鬓花。

金铁铃老师说,他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花市这片儿,从小耳濡目染,跟着大人做花,但真正开始从事这个行业,还是在进入北京绢花厂之后。

「金铁玲老师绢花作品·月季花」

绢花厂繁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作的绢花几乎全部用于出口,金铁铃老师也带着绢花走出了国门。1984年8月,金铁铃老师随团出访日本,并将一束精心制作的樱花献给了日本东京都知事铃木俊一,让对方喜出望外。1995年,金铁铃又应邀到美国进行艺术交流,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王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