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北大红楼 “饱食终日”闹学潮(5)

2016-12-16 08:5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胡适背不起的“相思债”

北大红楼有过师生恋?!

诗人徐芳,这个当年热恋胡适的才女,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京的几个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的《文学副刊》上常有她的诗,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的胡适也很欣赏她,一时声名鹊起。

在上过胡适的课后,她便开始暗恋胡适,写了不少情书,如《情人小赞》:“怎叫我不对他钟情!你看,他那长硕的脸上,有一对会笑的眼睛。他说话,有你意想不到的好听。”

1935年徐芳毕业后留校做事,她帮助处理和校对文稿,其中包括胡适的文稿。这期间,徐芳对胡适由暗恋转为追求,经常以情诗过招,胡适也禁不住“和”了起来。

次年3月,徐芳为胡适写了一首诗《无题》:“她要一首美丽的情歌,那歌是从他心里写出,可以给他永久吟哦。他不给她感到无限寂寞。她说:明儿我唱一首歌给你,你和也不和?”同年5月,胡适以一首《扔了?》相唱和:“烦恼竟难逃,——还是爱他不爱?两鬓疏疏白发,担不了相思新债。低声下气去求他,求他扔了我。他说,我唱我的歌,管你和也不和!”这首诗,把胡适的心曲诉说得明白,他很为他背不起的“相思新债”而烦恼。

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胡适的恋情大多是由于女方或出于仰慕,或倾心其魅力而主动亲近。久之,胡适也免不了产生相应的感情。胡适1937年9月出国之后,便下决心结束了与徐芳的恋情。1949年徐芳去了台湾,安于相夫教子,远离文学圈,天涯相隔,她的名字渐渐从中国新诗的天空淡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北大思想“兼容并包”的生发,一群朝气蓬勃的师生如夏花之绚烂,才有红楼至今不退色。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纪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