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罗刹国》 现代语汇玩转传统

2016-12-08 07:48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话剧《罗刹国》 现代语汇玩转传统

取材于《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的小剧场话剧《罗刹国》,将于12月16日作为国家话剧院2016秋冬演出季的新创剧目,登台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该剧将以青年导演赵淼最为擅长的形体剧形式,玩转皮影、傩戏面具、现代舞、戏曲等多种文化元素,在中华文化的底色中,完成与世界戏剧的对话。

《罗刹国》是著名编剧黄维若创作于2008年的作品,讲述了虚无缥缈的罗刹国位于一座四面环海的岛屿之上,这里居住着面相丑陋又行动怪异的罗刹鬼。一个叫马骥的人类遭遇命运安排落难至此,经历了种种奇遇。当马骥明白了罗刹国以丑为美的进阶标准,他开始学习和适应,渐渐磨灭了回归人类世界的希望,更是放弃了寻找为何飘落至此的缘由。目小红的出现,让堕落于此的马骥再次唤起出逃与回归的想法,但这一切都太晚了……该剧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亮点便是形体戏剧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戏剧舞台的形体表现力来完成叙事及表意,并融入傀儡戏、戏曲、面具戏、当代舞等多元艺术元素。它对于现代人的启示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守住善良与真诚的本性。

导演赵淼以形体戏剧著称,2014年曾获爱丁堡艺穗节亚洲艺术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奖的内地戏剧人。此次创作,赵淼提前三个月开始对演员进行戏曲身段、当代舞等形体训练以及面具、皮影等技术操作的训练。他认为,“剧中怪诞的情节,那些关于爱、关于美、关于丑的主题,具有当代性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相关联。可以说这是一出充满当代性的黑色讽刺剧。”

此外,与以往面具戏不同的是,《罗刹国》中的面具是中国首例皮影面具,而且,面具并不是戴在脸上,演员们将手执眼睛往上看的皮影化面具进行表演,这是面具与人身体合二为一的挑战,体现人性表里不一的复杂。在造型上,演员的脸将是全白,体现了罗刹鬼的特性。演员在熟练操作皮影之余,要按照戏曲身段,上下舞台必须有准确的步数,节奏精准。他们在4×6米的主表演区演出,从有语言到无语言过渡,展现人性善恶一念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还特制了一个目前中国舞台最大的皮影,高度为一米五。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作者:郭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