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条“非富即贵”的胡同到底有什么来头?(2)

2016-11-18 09: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媲美“太太的客厅”的“小姐的大书房”

史家胡同最出名的还是位于24号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条胡同博物馆,同时也是第一条社区博物馆。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内设有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分别展示了史家胡同的历史变迁、院落旧日主人作品以及北京胡同旧时光。在正对大门的展厅中,铺着一块一块的旧砖,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地砖,保留到了现在。像这样原汁原味的文物,这里还有很多。这里还有不少完整的四合院模型,就是一个微缩小景观,连影壁和院里的隔断、小门墩都一清二楚。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史家胡同博物馆原为凌叔华故居,后凌叔华一家定居伦敦,院落曾被出租。在博物馆建立之前,这里曾是史家胡同幼儿园,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博物馆的东墙上看到幼儿园的壁画。

实际上,比起30年代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20年代“大小姐的大书房”早已名噪京华,这里是众多文人雅士定期聚会的场所,而这位大小姐正是凌叔华。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胡同博物馆中,参观者可以通过实物和照片领略“大小姐的大书房”的风华繁月。凌叔华出身于旧式文人家庭,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榜中进士,好同文人墨客觥筹交错,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等大家因组织“北京画会”成为家中常客,凌叔华也从小受此薰陶。

而在文艺界崭露头角的徐志摩、陈西滢自此也是凌府常客,时常带朋友来高谈阔论,凌家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的沙龙。凌叔华在陈西滢主编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了成名作《酒后》,二人遂相恋并结为夫妻,谱就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段佳话。

比林徽因的沙龙成名更早,他们原来在这条胡同聚会!

凌叔华与陈西滢

与太太的客厅相比,大小姐的书房非常幸运,得以保存至今,也给后人多了一个去品尝和回味那个年代雅致的时光的去处和机会。

京城发行二维码2

责任编辑:姚飞(QX00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