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儿女》再现土族梆梆舞

2016-08-30 08:10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随着一声声土族特有的梆梆鼓敲响,大型土族歌舞剧《彩虹儿女》8月29日晚在民族宫大剧院演出,来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县文化馆安纳歌舞团的民间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热情演绎着一个传说的故事,更展示着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中最具特色的一台歌舞剧。质朴的气质和浓郁的民族色彩让人感受到土族人民的热情。

土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民族,也经常被人跟土家族混淆,而青海省海东市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则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被称为彩虹的故乡,土族人有着自己的文化,土族人心底朴实热情好客,被称为彩虹的儿女。歌舞剧《彩虹儿女》是八年前由著名导演甘露为该县文化馆排演的一部歌舞诗剧《彩虹部落》而升级改造重新创作而形成的,来自北京的著名编导付智涛为这部歌舞剧付出了心血。

付智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初在北京开创作会时,我听到这个剧本就想把土族的文化遗产都放在剧里面。为此,我到互助县采风,拜访了梆梆舞的第三代传人,老人给我讲述羊皮梆梆鼓的形成,讲述梆梆舞的仪式感,他劝我说:‘你不要恢复梆梆舞,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也不爱学。’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梆梆舞放在歌舞剧最重要的位置上。”

昨晚的演出,没有绚丽的布景,但土族姑娘小伙的舞姿格外动人,而原生态演唱更是如天籁之声质朴嘹亮。很多观众赞叹:“这是真正的民族艺术,天生具有感人的特质。”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伦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