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提问
提问一:张艾嘉老师您好!之前听过您和刘若英一起合唱《最爱》这首歌,我在现场非常震撼,回想到您之前的《最爱》《心动》这些作品。近年来大陆的青年电影逐渐发展起来,您也提到想要在大陆合作新的电影,之前在大陆拍的片子比较少,合作的也只有李玉导演等几位。您这次的电影想要和大陆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想请您从编剧方面谈谈创作设想,谢谢。
张艾嘉:我这次的故事其实是在《念念》之前就看到的本子,是大陆的一个女孩写的故事,我很喜欢,讲的是一个关于女人的故事。我从她的故事中看到了很多文学性的东西,她从独特的角度去看婚姻,讲了三代女人对婚姻的看法。我能够看到不一样的故事,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让故事更加生活化。我写完初稿然后她来改第二稿。我很喜欢用人性的东西,不喜欢用地域的东西。我要的是真正的生活,故事讲的就是人的生活,每一个角色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是我所关注的。我喜欢到河南郑州去拍摄,中原地带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比较无聊,但是我还是相信那里有故事。选角方面也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会继续不停地看演员。我觉得我拍摄出来的电影和大陆的电影一定是不像的,但是我相信观众不会在意这种“不像”,因为我讲的是人的故事而不是特定地域的故事。
提问二:您在《轻描淡写》中提到去非洲做慈善,我特别喜欢其中您的一句话,“尽量通过慈善业帮助他们成长自立”。请问您当时有没有尝试让当地人成长自立,然后自主互助?
张艾嘉:当然了。昨天也有一位朋友问我,怎么样能够一直拥有正能量。其实我觉得一个人不能总是要求别人,重要的是要求自己。我为什么用“静”发声?因为我觉得现代人都有太多的资讯,令大家快要迷失了。资讯不是不好,可是资讯需要消化,而现在的世界像是不太消化的世界。各种资讯太多,又有多少能够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不会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过于庞杂的资讯中,这不实际、不实用。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先做好什么样的事情。面对困难的时候,我还是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提问三:我一直非常喜欢您的《爱的代价》,“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听着这首歌,我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妈妈。您在书中提到去偏乡、去非洲做慈善活动,结束之后能不能真正带来改变?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如何持续下去,让孩子从小有颗温暖的心?
张艾嘉:我也会怀疑我的慈善行动真的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吗?慢慢地我明白,做一件事情,做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做。更重要的是种下“种子”,未必在种下的一刹那就能够开花结果,但是要一直种下去,它才会慢慢开花结果。教育不只是家庭的教育,也是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能够用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生活,其实是最快乐的,大家不要被生活的未知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