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宗师 台下玖爷 念兹在兹 葆梅兰芳华(4)

2016-04-26 08:29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京剧大师梅葆玖仙逝

与卓别林三代人的情谊

皆因艺术观念相近相吸

梅兰芳先生交友广泛,而梅葆玖也替父亲延续着这份几代人的情谊。前年在美国首场演出的当天下午,梅葆玖与父亲当年好友、喜剧艺术大师卓别林的孙女凯拉·卓别林会面叙谈,两人还翻看了当年梅兰芳与卓别林的合照,而凯拉·卓别林希望能够穿上贵妃服装留影的愿望也在当晚演出后得到了满足。当时,梅葆玖介绍,“我父亲与卓别林相识在他美国之行前,此前卓别林来中国时父亲就曾带他去看过马连良等老角儿的戏,他们可以说是老相识了。”在他看来,梅兰芳与卓别林虽然从事的艺术门类不同,但他们二人的理念一致,就是“求新求完美”。

“我父亲对卓别林的电影很感兴趣,比如充满想像力的《大独裁者》。在美国时本来约定要邀请他来北京,但后来回国后因时局变动没能成行,但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梅葆玖还讲述了一个两人交往中的小插曲。“我父亲在洛杉矶演出时请来很多艺术家参加座谈会,突然一个水管工冲进来与我父亲握手。众人惊异中发现这个人其实正是卓别林,当时他正在拍一部电影,顾不上换服装就赶来了。”

被主持人口误为“梅玖葆”

自嘲“混成了大桃儿”

都说梅葆玖中正平和的性情暗合了梅派的气质,但一向性格温良中正的梅葆玖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本应发展梅派艺术的年纪恰赶上“文革”。“我父亲1961年去世,1962年到1964年我在梅团演了几年戏,正准备排新戏的时候,突然男旦和老戏一并被‘枪毙’了。此后14年我没张过嘴,管了14年音响。不过那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因我从小就喜欢无线电一类的东西,直到‘四人帮’倒台。那段时期,连吊嗓子都会被说成怀旧,让军代表知道就麻烦了。除了管音响就是劳动,白天收麦子,晚上到田里捉蛤蟆、吃蛤蟆腿。”

14年荒废艺术,梅葆玖没有就此沉沦,心态平静到“谁生气谁是傻子”。这样的好心态直至暮年都未曾改变,白燕升说,“梅先生最喜欢讲笑话,他曾经跟我说,‘一次在湖北演出,主持人说下面有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玖葆登台,我混了一辈子,成了九保大桃了’。我当时问他,那您怎么上的台呢?他回答,‘我笑着上去的,这没什么可抱怨的,看来还是知名度不够。’足见其心态之好。”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