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生平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是梅氏家族唯一从事乾旦表演的后人,当今京剧梅派艺术嫡系传承者和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梅葆玖先生1934年3月29日出生于上海。他早年随父学艺并进入租界学校学习文化,艺术上得到吴凌仙、王幼卿、周传茗等名师传授,扎下深厚的功底。梅葆玖10岁正式登台演出《三娘教子》;13岁演出《二进宫》,引起社会瞩目;16岁,与父亲梅兰芳合演全本《霓虹关》,轰动上海;17岁,正式加入梅兰芳剧团,深得父亲艺术及家国情怀之真谛,完整继承了梅兰芳艺术的衣钵。多年来,梅葆玖先生在全身心投入舞台表演艺术、对外文化交流及社会活动以外,大量的时间用于尽心竭力课徒授业,培养梅派艺术接班人,精心培养出了李胜素、董园园、魏海敏、张馨月、胡文阁等出类拔萃的梅派艺术接班人。
亲友追忆
叶少兰
怀念凌晨三点偷听录音的时光
梅葆玖与叶少兰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和合作者,两人为了京剧事业的振兴发展,为了彼此流派的继承,为了培养接班人,都不遗余力。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是两人最后一次长时间相聚。会上梅先生还对叶少兰说:“我肩上扛着梅派大旗,你身上扛着叶派大旗,分量沉重。”
“文革”时期,梅葆玖的演艺事业中断,改行当了团里的音响师。“他那样一位艺术家,不能唱戏,干这个竟然也一丝不苟。”叶少兰回忆,即使在那段岁月中,梅葆玖也从未放弃对京剧艺术的继承。两个人常常凌晨三点躲在梅葆玖家,把窗户和门关得严严实实,听梅葆玖以前录制的梅兰芳、马连良、余叔岩等人的演出录音。“那些录音由于是用钢丝磁带录下来的,才没被抄走。我们俩一边听一边聊,这是多么宝贵的艺术财富啊,越听越觉得要好好继承。”
尚长荣
梅大舅美好形象留在我心中
梅葆玖与尚长荣不仅是多次合作《霸王别姬》的好友,更是亲戚。“我外婆是梅家人,他长我六岁,但按照辈分他是我的表舅,我一直叫他‘梅大舅’。”尚长荣说。斯人已去,尚长荣更愿意回忆两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可他还是慨叹:“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这对京剧艺术是个损失。因为他不仅在传承梅派艺术上作出重大贡献,在京剧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尚长荣说,无论是舞台上还是舞台下,梅大舅为人为艺都继承了梅派优秀传统,他的美好形象会一直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