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更关注的是农村的凋敝

2016-04-25 08:26 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极花》:被拐妇女妥协之路

作家贾平凹的最新长篇小说《极花》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极花》通过被拐卖妇女胡蝶之口,描述了一幅当代农村生活的图景。贾平凹自己在本书后记中表达了对城市侵蚀农村的不满,表达了对穷苦农民的同情。然而,《极花》所承载的文学主题是否应该由一个被拐妇女之口进行表达?小说中饱受摧残的妇女对施虐者生发出依恋和理解,这是否合适?这样一个充满了愚昧、残忍与自私的农村,是否还有权利责怪城乡对立?这是《极花》带来的争议,也是贾平凹这位50后作家和年轻读者间难以填平的沟壑。

新书内容

被拐妇女的妥协之路

“城市夺去了农村的财富,夺去了农村的劳动力,也夺去了农村的女人。”贾平凹在书中写道。

《极花》的故事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展开的。书中,主人公胡蝶是个农村女孩,她因为家庭贫困早早辍学,并和妈妈一起在城市捡破烂卖废品为生。胡蝶爱美,敢花五百元买高跟鞋,她还暗恋房东的大学生儿子。这个一心想融入城市生活的姑娘却在找工作时中了圈套,被人贩子卖到了偏远的农村。

买她的人名叫黑亮,在作者笔下这是一个渴望家庭、会照顾女人的农村小伙子,他把胡蝶囚禁起来,努力让她吃好喝好,当然他们家比较好的吃食也就是土豆了。胡蝶所经历的是暗无天日的囚禁生活,她逃跑被抓,被村里的男人逮住,被他们绑在长凳上,任黑亮强暴她。她怀孕了,她竟渐渐融入了这穷乡僻壤的生活。

在小说结尾处,作者以飞快的笔触描写了胡蝶被警察救出后的处境:邻人指指点点,家人无法承受舆论压力,要胡蝶远嫁,冷酷的社会环境使胡蝶主动回到了黑亮家,心甘情愿成了黑亮媳妇。“被城市夺取财富”的农村青年黑亮买下了“被城市夺去的农村女人”胡蝶。

书中胡蝶这个拼命想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妇女,向愚昧野蛮和罪行妥协了。

创作背后

作家老乡的真实经历

贾平凹为什么会写一个以拐卖妇女为题材的作品?《极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贾平凹一位老乡的真实经历。

那位老乡的女儿不幸被拐卖到了偏远农村,遭人殴打、强暴,并生了孩子。在被公安干警解救后,女孩儿回到了家中,不想她总是被人围观,被指指点点,贾平凹的老乡怕女儿承受不住压力便托人做媒,想让女儿远嫁。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女孩儿竟然回到了买她的那户人家。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