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呐喊》鲁迅著并设计的封面
《呐喊》封面感受其设计感染力
第二部分“榛莽中的新芽”,主要展示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和其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成就。事实上,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十分重视书籍装帧,经常自己动手设计。“左联”成立后,作为左联重要领导者的鲁迅更是促进了左翼文学书籍装帧的发展。这些新颖的、特点鲜明的书籍装帧画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不管是《奔流》第一卷、《歌谣纪念增刊》,还是鲁迅自己的文学作品《呐喊》等,鲁迅设计的封面既有对于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极具现代形式感。即使在今天看来,鲁迅的设计仍然“不过时”,斑驳的书封却挡不住那种扑面而来的激情和感染力,依然能使观者体会到心灵的震撼和冲击。
“新兴木刻运动”倡导者
除此之外,被称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开端的“新兴木刻运动”同样是鲁迅倡导的。1931年夏,鲁迅在上海举办了“暑期木刻讲习会”,讲习会培养了一批青年版画家,他们后来均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中坚力量。展览中有一大批这期间创作出的、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如江丰《码头工人》、利群《鸟》、李桦《怒吼吧,中国!》等。有趣的是,展览还呈现了一些珍贵的文献,如鲁迅在1936年给曹白的信中,就说道,“郝先生的三幅木刻,我以为《采叶》最好,《三个……》初看很好,但有一避重就轻之处,是三个人的脸面都不明白。”文中提到的“郝先生”正是著名版画家力群(原名郝力群)。
2008年吴冠中油画《野草》
《野草》呈现坚忍鲁迅
第三部分“希望的茂林嘉卉”,主要展示鲁迅美术思想影响下,中国大众美术的蓬勃发展面貌,其中包括了延安木刻、新中国大众美术年画、连环画等以及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同时在这一部分还专门展出了鲁迅题材作品和鲁迅文学作品插图。其中吴冠中的油画《野草》、赵延年木刻《狂人日记》和陈逸飞、靳尚谊等人创作的鲁迅题材作品都是中国美术馆的馆藏力作,而北京鲁迅博物馆也呈献了鲁迅珍贵文物及生前收藏的中外美术精品,如:陈师曾为鲁迅所刻印章、蔡元培赠鲁迅诗手迹、鲁迅与木刻青年通信等其他重要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