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女强人,人们大多会想到武则天、慈禧以及刚刚退出荧幕的芈八子。不过今天讲的这位妇好,却是比芈八子还早了1000多年的“全能型女王”,她不仅是商代第23位君主武丁最宠爱的正妻,更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战神。
今年恰好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411件妇好墓文物把首博准备的1200平方米展厅装了个满满当当,这些珍宝向人们展现了这位3000多年前的王后传奇。
妇好是谁?
妇好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这个时代诞生了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被发现,它也成为目前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随葬器物多达1928件。墓中青铜铭文“妇好”正是这位3000多年前女战神的名字。经过专家“翻译”,“妇”是指“贵妇”的身份,“好”为姓氏,也就是“王后好氏”之意。
“妇好”的“先生”武丁是商代第23位君主,他创下“武丁盛世”相当于后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和清代的“康乾盛世”。不过与宫斗剧中的王后不同,这位传奇女性没有久居深宫,她不仅带兵打仗,更是武丁时期地位颇高的女祭司。
或许,她在商代的地位太过“高大上”,又深得武丁宠爱,死后武丁没有将她葬在王陵,而是专门安置于宫殿内时刻祭拜,以解“相思”之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首都博物馆《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不仅复原了武丁为爱妻建造的享殿(供奉灵位、祭祀亡灵的大殿),还将安葬她的墓坑“搬”进了展厅。
“妇好”的传奇绝非只有这些,专家发现“贞,妇好有娶”这句卜辞反复出现了三次,翻译过来是:“妇好再嫁了”,先后嫁给了武丁之前的三位商王,分别是大甲、成汤、祖乙。妇好离逝后,武丁将妻子葬在宫殿区内、池苑之畔,既似不忍夫妻阴阳相隔,又倚仗女战神守护社稷,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并期待亡妻地下可以得到神灵的护佑,于是按照当时当地的风俗,武丁亲自为爱妻操持了与三位先王的冥婚。
战神标志的盛酒器
藏品:妇好铜鸮尊
在商代,鸮被认为是战神的标志,而妇好墓中出土了很多与它相关的器物。此次展出的妇好铜鸮尊就是其中个头最大也是样貌最“萌”的青铜器代表。
鸮音同“肖”,其实应是猫头鹰,昼伏夜出的猫头鹰在世界诸多古文明中被视为沟通人间与冥世的使者而受到尊崇,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更是被视为祥瑞神鸟。
商人好酒,在那个时代,青铜尊一般是贵族才能使用的盛酒器。妇好墓中出土的铜鸮尊是一对两件,中空的腹部就是用来盛酒的,而猫头鹰的头后部是盖子,盖子上立鸟与夔龙既是装饰也是盖钮,可见在“武丁盛世”,工匠已经掌握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青铜冶铸。
通过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可以判断是其生前使用的器物,或许暗示了这位女战神的酒量也不错。